2022年前7个月,大麦植发营收、利润及毛利率等核心盈利指标同比均出现下降,高额营销费用始终是影响公司净利润的主要因素
《投资时报》研究员李璐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脱发成为一代人“秃”如其来的困扰。在“颜值经济”“毛发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植发来解决这一问题,由此也带动了植发经济的火热发展。
(相关资料图)
目前,国内民营植发连锁机构赛道,呈现四强争霸格局,大麦植发医疗(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麦植发)位列其中。该公司可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在全面问诊及诊断的基础上,为脱发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服务),力求有效防止脱发恶化,促进毛发生长。
受植发经济发展带动,行业内公司也出现了一批上市热潮。2021年底赛道龙头企业雍禾医疗(2279.HK)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植发第一股。近期大麦植发也紧随其后,向港交所发起冲刺,这也是公司继2022年6月递交招股书后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该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拓展运营网络,升级服务机构;进行战略性投资及收购;推进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为不同的毛发相关疾病开发治疗方案,并促进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创新,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方面。
与首次披露信息相比,本次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大麦植发经营情况持续下滑,营收、利润及毛利率等核心盈利指标同比均出现下降。而之前受到诟病的高营销投入侵蚀利润、内控不规范导致投诉、处罚频现等情况并无明显改善。
针对上述问题对公司发展及上市的影响,《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大麦植发相关部门,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业绩持续下滑
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7个月(下称报告期),大麦植发获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7亿元、7.64亿元、10.2亿元和4.69亿元,其中2022年前7个月收入较2021年前7个月的5.83亿元下降近20%。
净利润下降更为严重,由2021年前7个月的2770.7万元下降至2022年前7个月的1171.4万元,降幅达57.72%。对此,大麦植发解释称主要系受疫情影响。
从利润率来看,高毛利低净利是植发行业的特点之一。以大麦植发为例,2021年该公司毛利率为70.9%,净利率仅有6.5%,也就是说植一根头发最终可以转换为的现金流并不多。而出现这种情况,也与行业靠烧钱营销带动业务发展有很大关系。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该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为5亿元、3.99亿元、5.2亿元和2.12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几乎达到一半。大麦植发的营销策略包含对大众进行脱发、植发的科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来宣传品牌,扩大客户源等等。同时,从员工构成来看,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公司销售及营销人员为893人,占全体员工的42.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在研发和硬实力方面的投入。报告期内,大麦植发的研发开支分别为650万元、460万元、480万元和290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目前公司只有176名注册医师,包括33名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73名主治医师、64名执业医师及6名执业助理医师,还有619名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不仅如此,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还一路下滑,2020年大麦植发的毛利率为75.9%,至2022年前7个月已经降至62.9%;净利率亦由9.1%降至2.5%。
探究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与其收入结构有很大关系。据招股书介绍,大麦植发收入来源包括手术植发和非手术养固两个板块,且以手术植发为主。报告期各期手术植发分别贡献95.7%、93.1%、79%和76.6%的收入,可以看出,该板块收入贡献率下降明显。相较于手术植发业务,非手术固发业务毛利率较低,由此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
另一方面,报告期各期,手术植发的毛利率分别为81.5%、79.1%、74.2%和64.9%,也在一直下降。大麦植发称,主要是由于随着公司开发及推广非手术治疗服务,将其作为植发的联合疗法,减少了植发面积,从而降低每次植发手术的交易价值。上述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大麦植发毛利率的变动。
在盈利能力出现下滑的同时,公司资金端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其现金流量净额已从2019年的1.06亿元减少至3240.7万元。这或许也是大麦植发急于上市募资以补充营运资金的原因之一。
其实,大麦植发的情况也是植发行业整体现状的一个缩影,《投资时报》研究员翻阅“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2022年上半年财报看到,其营收较上年同期也下降了28.98%,净利润同比降幅亦达到56.41%,上市半年交出的成绩单并不令人满意。雍禾医疗的股价或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成绩的失望情绪,截至2023年3月6日,公司股价由刚上市时发行价15.8港元/股跌至9.03港元/股,一年多时间股价跌超百分之四十。
同时,由于植发的医疗技术门槛并不算高,近年来不断有市场参与者入局,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麦植发未来的盈利能达到什么水平,变得更加不确定。
大麦植发按业务线划分的毛利及毛利率明细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投诉处罚频发
《投资时报》研究员通过天眼查平台看到,仅2022年一年大麦植发旗下子公司就受到了7次行政处罚。被罚的原因包括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有医疗废物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设置不符合标准、占用疏散通道;使用1名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调剂、发药工作;未按规定承担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拒绝为患者提供加盖证明印记的病历复印件等。
可见,大麦植发在内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作为医疗机构中的一类,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对其安全可靠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资时报》研究员也看到了不少对大麦植发的投诉。主要投诉原因包括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售后无人处理、植发效果差、乱定价乱收价等方面。
整体来看,该公司患者转介率(指同一时期内通过转介绍成交的客户占总所有成交客户的比例,是衡量一家企业营销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约20.2%,退款率约0.1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大麦植发另一个一直受市场诟病的方面是其创始人的行医资格问题。
招股书显示,创始人李兴东于2004年3月进入毛发诊疗服务行业;2004年3月—2007年3月就职于北京长虹医院植发科;2007年4月—2010年1月,担任科发源毛发移植技术研究中心执行董事,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但直到2013年12月,李兴东才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并于2014年8月取得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颁发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
也就是说,李兴东2004年进入植发行业时,并没有获得医疗机构最基本的从业资格证书,直到十年后才取得相关从业资格,且目前仍为执业助理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