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谢青)“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稳居行业第一。”财报中亮眼的“第一”字样,也难掩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净利下滑的尴尬。
近日,妙可蓝多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总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7.8%;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12.32%;扣非净利润6692.40万元,同比下降45.14%。
(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妙可蓝多净利润为同比增长160.60%,2022年净利下滑,也是其在连续4年呈高位增长趋势下的首次下跌。对此,业内人士对未来网记者分析称,当前奶酪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出现阶段性过剩的现象。去年原材料的上涨,造成奶酪生产成本过高,可能是妙可蓝多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路高歌现首跌,奶酪生意不好做了?
“奶酪就选妙可蓝多。”在循环播放的广告神曲中,妙可蓝多一路霸占着国内奶酪赛道龙头地位。
2015年,前身为广泽乳业的妙可蓝多开始聚焦奶酪产业,于2016年完成重组上市,成为“中国奶酪第一股”。2019年,正式更名为“妙可蓝多”,并从乳企全面转型为奶酪企业。
从业绩上看,妙可蓝多自2018年后,归母净利润便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据财报显示,2018至2021年,妙可蓝多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4.82%、42.32%、63.2%、57.31%,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8.69%、80.72%、208.16%、160.60%。
然而,在连续4年的高位增长后,2022年妙可蓝多的净利首次出现下跌。
据2022年财报显示,妙可蓝多毛利率为34.09%,相比于2021年的38.14%减少了4.04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奶酪的毛利率下降最多。
针对2022年净利润下滑的业绩,妙可蓝多表示,因受交通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消费疲软等影响,造成净利润下滑。
此外,对于奶酪板块毛利率下降,妙可蓝多解释称,受交通物流不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公司原辅材料和物流成本大幅上涨,由此导致有所下滑。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奶酪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出现阶段性过剩的现象。去年原材料的上涨,造成奶酪生产成本过高,这可能是妙可蓝多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目前奶制品原材料价格略微回落,对于主营奶酪业务的企业来说,还是要专注在夯实供应链体系建设,持续开发新产品上。
抢占儿童奶酪份额,高额营销有用吗?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针对业绩被影响的原因,妙可蓝多还提到了“竞争加剧”。妙可蓝多在自身风险提示里写道,随着海外奶酪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纷纷关注奶酪领域,市场竞争加剧。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奶酪产品的了解程度加深,将会带来市场细化程度的提高,对公司利润与销售额造成直接的压力。
针对国人的饮食习惯,奶酪并不是刚需食品,甚至在2015年鲜少摆上餐桌。对此,妙可蓝多将目光对准了青少年群体,以“牛奶精华”为核心点,在2018年研发出了儿童奶酪棒,一举受到市场热烈追捧。
为产品打开市场通道,离不开营销宣传。记者梳理财报显示,2019年到2021年,妙可蓝多销售费用分别为3.59亿、7.10亿、11.59亿;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0.60%、24.96%、25.87%。
其中,广告促销费占比最高,2019至2021年妙可蓝多的广告促销费分别为2.01亿元、5.61亿元、9.06亿元,占销售费用比例逐渐攀升,从55.99%增至78.17%。
值得注意的是,高销售费用也拖累了妙可蓝多的净利润,2022年,妙可蓝多广告促销费8.22亿,换来净利润为1.35亿元,毛利率达34.09%,净利率只有2.80%。
妙可蓝多副董事长、总经理柴琇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奶酪是浓缩的、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乳制品,公司更加看重奶酪的营养价值宣传,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和倡议。
针对市场竞争,柴琇表示,妙可蓝多通过品牌和产品的价值输出带动企业发展,避免价格战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伤害。公司坚信竞争是全方位的,是品牌、产品、团队、文化等全方位的竞争,不是简单依靠低价策略就能占领市场。
纵观当前国内奶酪赛道,妙可兰多、百吉福、伊利、奶酪博士等一梯队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上超过70%的份额。宋亮分析称,各大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的壁垒,固定分割市场份额。客观上来说,新品牌想要进入市场,就需要投入更高的费用进场,否则难以拓展业务、打开市场局面。
对于妙可蓝多在广告营销上投入的巨大资金,宋亮认为,这是品牌在巩固市场地位的一种表现。“但企业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宣传费用的高投入并不一定会带来高销售额。”宋亮指出,当前各大品牌都在争相抢占儿童奶酪份额,形成频繁、广泛的宣传效应,但长此以往必将形成长久消耗,并不利于品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