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兴发集团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现场聚集超过1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股东及券商代表。作为精细磷化工龙头的兴发集团如何应对周期性压力、如何保持业绩持续增长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电矿化一体夯实抗风险能力
【资料图】
“虽然当前面临较大的行业下行压力,但是公司对于保障业绩基本面,实现较好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表示。
兴发集团主营产品包括磷矿石、食品磷酸盐、草甘膦、有机硅新材料、特种化学品及湿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食品、汽车、化学、集成电路等领域。
据兴发集团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受益于农化市场景气度较高以及食品加工、碳纤维、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草甘膦、磷矿石等农化产品价格同比实现不同程度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据披露,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草甘膦、有机硅DMC等周期性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在2023年一季度跌幅扩大。在价格下跌过程中,公司上述产品产销量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公司依托丰富的磷矿及水电资源的保障,构建了‘资源能源为基础、精细化工为主导、关联产业相配套’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成本领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该优势,上市二十多年来,虽有业绩波动,但是从未出现亏损。”李国璋说。
公司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截至2022年底,兴发集团拥有采矿权的磷矿石保有资源储量为4.29亿吨;另外通过控股子公司远安吉星持有宜安联合实业旗下麻坪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26%权益。据披露,远期权益资源储备合计约3亿吨,包括控股子公司荆州荆化旗下白水河磷矿探明储量2.89亿吨、合营企业桥沟矿业旗下桥沟磷矿探明储量1.88亿吨。目前公司选矿产能已达560万吨/年,其中重介质及光电选矿产能260万吨/年,正反浮选选矿产能300万吨/年。
“后续公司将通过磷矿资源整合,以及推进现有桥沟、白水河磷矿转采工作,进一步提高磷矿产能,增强公司磷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兴发集团董事会秘书鲍伯颖介绍。
“依托当地丰富的磷矿资源和水电资源,兴发集团具有发展磷化工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优势是保证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的基础,同时也是公司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公司丰富的磷矿资源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下游化工产品(包括五钠)的毛利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公司的磷矿石产量除了满足自用外,还有部分外销。磷矿资源丰富,且增长潜力大。”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聚焦发展微电子新材料等成长型产品
有券商分析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兴发集团在上游拥有约8亿吨的磷矿石储量;在中游,公司净化磷酸技术成熟,黄磷、甘氨酸、有机硅单体等产能配套完善;在下游,公司在有机硅材料、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高值特种化学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均具备领先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优势,看好公司由传统周期型公司转变为优质的成长型公司。
从2022年年报来看,虽然草甘膦系列产品仍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但高端食品添加剂、特种化学品、湿电子化学品等偏成长型产品市场需求良好,营收规模稳健增长,经营效益显著增加。
在一季度业绩预报中,兴发集团也提到,一季度公司湿电子化学品、特种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成长性产品市场需求总体良好,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已成为公司业绩贡献的主要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据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兴发集团电子化学品营收3.664亿元,而2022年,公司湿电子化学品营收大幅增长至6.147亿元。
湿电子化学品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特别是在半导体国产化替代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产品。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84.50亿元,较2021年增长52.13%;其中集成电路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313万吨,较2021年增长49.76%,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仅为35%,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期来看,国内具备高端湿电子化学品稳定生产能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子公司兴福电子目前已形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6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3000吨/年电子级清洗剂产能。此外,兴福宜昌基地在建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2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上海基地在建4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3万吨/年电子级硫酸、1万吨/年电子级功能化学品),上述在建项目预计在2023-2024年陆续投产。未来,兴福电子将结合研发进展及客户需求,进一步拓展湿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特气品类,并积极切入电子级电镀液、研磨液、前驱体材料等微电子新材料领域。
据鲍伯颖介绍,未来2年—3年,随着新增产能持续投放,兴福电子营收及利润规模有望持续增长。目前兴福电子正在开展上市辅导验收,验收通过后将向科创板申报IPO。
“在微电子新材料板块。持续开发电子级电镀液、研磨液、前驱体,突破发展电子级特气、封装材料,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产能翻番,主导产品芯片国产化全替代。”鲍伯颖说。
李国璋表示,下阶段,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聚焦发展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巩固提升高值特种化学品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公司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成长属性日益显著,宏观经济与行业景气度不会长期低迷,历经经济周期洗礼的公司将变得更加有竞争力。”李国璋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