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气候投融资国际论坛暨丝路讲坛”在武汉举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何昌福从碳市场实践角度分享了其对气候投融资的看法。
何昌福表示,中国的气候投融资和全国碳市场建设近两年才逐步开展起来,相关工作受到了很大关注。如何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发展实际,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投融资发展最好的结合点,既实现双碳目标,又通过投融资活动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资料图片)
“中国碳市场试点开始于2011年,最早包括7个试点省市,后在试点基础上于2021年建立了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依托两大支撑,分别是湖北的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和上海的交易系统,前者负责交易的前、后端,后者负责交易撮合。”何昌福介绍道。
何昌福表示,在全国碳市场建立后,地方碳市场继续保持运行,即目前我国处在全国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并行的阶段。在全国碳市场发展初期,试点碳市场将继续服务好纳入企业,先行先试、为全国碳市场积累经验。目前仅有发电企业进入到全国碳市场,其他相关行业企业仍在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
关于建立碳市场的作用,何昌福讲道,除倒逼减排控排、通过交易降低企业碳成本外,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了碳定价,使围绕碳的交易、融资、投资得以运转。
“气候投融资和碳市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碳市场为气候投融资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融资来源,也是有效将气候长期效益和投融资短期收益联结在一起的工具。”何昌福认为,气候投融资的重要目的是,通过投资和融资活动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及行业;碳市场为气候投融资提供了一种减排手段和经济激励,通过碳市场以促进企业实现减排目标、获得减排收益,且该收益又可反哺相关项目。
何昌福举例称,2022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推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了碳排放权的质押贷款指引,允许企业以其免费获得的碳排放权来向金融机构质押申请贷款。通过引入担保和再担保机制,解决了试点碳市场履约跨期质押的困境,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通过碳市场进行融资。同时,还推出了碳回购、碳借贷等金融产品,为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融资周期、融资效率提供标准化的融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暂停6年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即将重启。
何昌福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的建议,正在积极推荐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对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也为社会和企业参与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未来,在自愿减排市场启动后,各类社会主体可以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方法学领域内按规定自主自愿开发减排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并获得相应减排收益。”
何昌福提到,除自愿减排市场外,广州、上海等地也在进行地方碳普惠市场的探索。地方碳普惠市场虽然量小、分散、面广,但可以让更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参与到碳市场的建设之中,是对全国自愿减排市场的良好补充。通过这种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交易机制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增加碳汇,形成全社会减排的良好氛围,甚至转变政府治理和社会运转的模式。2016年以来,湖北省推出了“碳碳星球”“低碳军运”等碳普惠小程序,持续在该领域进行探索,获得良好反响。
何昌福表示,自愿减排市场和碳普惠为气候投融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和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也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自愿减排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抓住此机遇将会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带来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