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2020年开始,全球的储蓄率都在上升,我国更是上升很快,在去年再一次加速,为什么老百姓的钱,宁可放在银行也不去消费,也不去做投资呢?2022年储蓄额增加了26万亿,而我国的 GDP只有100万亿,其实在专家的讨论中,我们隐约已经看到了一个答案,解释了为何面临存款贬值的风险,也仍然要存银行。
(资料图)
全世界民众现在的做法都似乎一致,那就是钱越来越喜欢存银行
其实现在全世界的民众表现都是一样的,如果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表示忧虑,那么手头的钱就不敢乱花。但是对于政府来说,民众手中的钱如果不花,消费无法有效增长,那么有可能经济形势会越发不好,因为消费无法增长,内需也无法提升,这就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如何破局呢?
202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一些专家预测不太稳定,多国预测可能本国经济会进入衰退。那么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的民众,自然也要将钱袋子捂得紧紧的。对于我们的民众来说,如果储蓄变成投资,不能赚到钱。未来收入稳定性不高,那么也会捂住自己的钱包。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很担心过多的存款,如果发生一些事情,有可能导致储蓄一股脑的全部涌出,极易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全世界的货币现在都是信用货币,是用政府的信用来担保的,而且货币的发行量,都可能是远远超过市场中需要交换的商品总量。假如钱是有序的流入流出,政府也不用担心,但是就怕一股脑的涌了出来。
现在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无论政府采用增发货币还是发钱刺激,全球民众反映都是一样的,就是多存钱。现在看来,解决难题的唯一办法,仍然是恢复对于经济增长的信心,恢复对于就业增加的信心,那么储蓄额自然也就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管控线路之内,而且有进有出。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言:养老问题以后做选择更艰难。结果存款热情会更高?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前几天说:“中国的一个现实情况就是人口多,同时养老金面不断扩大。总体来讲,由于老龄化,养老金资金池很容易有缺口”。这句话让很多指望养老金来过晚年的劳动者,心中感觉一阵拔凉。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也暗示劳动者,未来年老退休后,自己筹资或者想办法去养老,仍然是重点?
后来周小川又说:“国家统筹安排的养老金是保基本,不会太高,或者说比较大的缺口会较大程度依靠个人养老金加以补充。”这也就是德先生之前给大家提示的,养老金是维持劳动者年老之后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如果未来还想过得更好,那么很有可能,存钱和理财还得要早做打算!
养老保险是养老的第1支柱,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是第2支柱,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第3支柱,目前第3账户每年限额1.2万元,可以去购买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理财产品,以及个人账户养老存款产品。所以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说,“未来国家统筹养老金的水平是比较基本的,需要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以支持配合,才能使养老保障达到更满意的水平”。
那么此时再去看我国存款越来越多,其实也就揭示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个人除了缴纳养老保险之外,仍然需要个人手头有一笔钱,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养老生涯过得更好。那我现在理财市场表现的不太景气,那么大家只有将钱放入银行,去做存款。即使面临未来购买力下降的风险,也要保证手中有着这一笔养老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