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以及负增长对于经济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资料图片)
那就是可怕的通货紧缩!
在长期通缩状态下,整个社会失去了信心与流动性,而信心与流动性是经济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有人说,高房价和债务问题可以用通货膨胀化解。这也太想当然了,不是你想通胀就能通胀起来的。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大起大落现象。
1992年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各地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超过20%。这引起了通货膨胀,1994年的通胀率甚至高达24.1%。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外需不畅,大量产品积压,物价连续下降。
2001年,我国加入WTO,出口额逐年猛增,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
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的相反现象!
通货膨胀是钱比物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主要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胀。
也有供给不足的原因。例如发生战争,造成石油减产,油价上涨,而原油又是很多工业品的基础原料,因此传导到整个物价体系。
这是成本推动型通胀。
通货紧缩,恰恰相反,钱少而物多。钱更值钱了,而商品贬值,不得不降价出售。
由此看来,治理通货紧缩似乎很容易,只要超发货币就行了。
哪有这么简单?
你看日本,量化宽松的鼻祖,连续放水二十几年了,还是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钱少而物多,这只是通货紧缩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三种:金本位、经济危机以及人口老龄化。
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发行量与黄金挂钩,受制于黄金的开采量。黄金产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常态,很容易产生通货紧缩。
经济危机也会导致通货紧缩。
经济危机是由于贫富悬殊,穷人购买力不足而造成的!
大量产品积压无法卖出,只能降价处理,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出现,又会使企业利润减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而失业的增加,会使人们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更不愿意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负增长,也会造成通货紧缩。
人是社会经济最宝贵的资源,因为人首先是个消费者,然后才有可能成为生产者。
经济发展是由消费驱动的,只要有需求,厂家有利可图,就有动力生产出来。
现代科技发展到今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供给不是问题,甚至产生了过剩。
世界上大部分资源都是可再生的,例如粮食。即使像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技术的提高,也发现了不少新增储量。
哪怕有一天,一次性的化石能源都用完了,还有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利用。
如果人口减少了,需求也会较少,这个很好理解。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比例过多,也会减少需求。
因为老年人是保守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不愿意多花钱。这也不怪他们,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随时可能会生大病,需要存钱准备将来可能支出的医药费。
老年人在投资方面也很保守,余钱只愿意存银行或者买国债,而不是炒股或者买房。
当老年人比例过高时,整个社会储蓄率上升,消费下降,进而传导到投资端和生产端,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全球经济早已经进入信用本位时期,金本位已经消失,通货紧缩主要是由经济危机与老龄化这两个原因造成的。
最典型的是日本,就是由这两个原因叠加形成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大批企业破产倒闭。
幸存下来的企业也受到了波及,因为资产价格暴跌,负债率急剧攀升。
原来作为抵押物的资产贬值了,银行要求补充抵押物,这些企业只好把赚来的钱用来还债,修复资产负债表。
这样一来,企业没有能力扩大再投资,不再建厂房和购买设备,产业链上下游也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社会总需求收缩。
因为没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就没有贷款的必要。不但不贷款,而且还还款。
贷款创造信用,还款收缩信用,整个社会失去了流动性。
企业既然不扩大再生产,那么也不需要雇佣很多人了,就业也受到了影响。
失业的人怎么消费啊?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央行降息或者放水来刺激经济,效果也不佳!
在通货紧缩的状态下,钱更值钱了,今天一块钱能买的东西,明年可能只要9毛。哪怕名义利率降到零,实际利率还是正的。
而债务是要用钱还的,钱越来越值钱,债务也越来越贵,按揭买房变得很不划算。
降息没用,那么放水呢?
放水就是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但贷款需求萎缩,货币乘数很低,释放不出足够的派生货币。
这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如果没有发生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日本迟早也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因为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经济危机加速了这个进程。
老龄化的加速又强化了通货紧缩,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三大部门组成,政府、企业和居民。
日本企业和居民都变得很保守,不愿意加杠杆扩大投资和消费,那么只有政府主动加杠杆了。
提到量化宽松,大家都会想到美国2008年为了挽救金融危机而采取的货币政策。
其实,量化宽松是由日本央行创造的。
在2001年到2006年间, 日本央行持续购买大量长期国债,向银行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希望以此来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恢复经济活力。
而发行国债获得的资金用于福利支出,一方面发放老年人的养老金,另一方面用来鼓励生育。
2012年底,安倍经济学实施,继续大放水,仍然很难达到2%的通货膨胀管理目标。
不过,东京的房价开始上涨了,在2021年终于超过了1990年时的历史高位。
因为日本的房子不限购,外国人随便买,而全球在这一时期都是大放水的。挤干了泡沫的东京房地产,反而成为一个价值洼地。
安倍经济学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目前,日本国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50%,经济政策的腾挪空间相当狭小。
美联储加息,日本央行不敢跟进。
如果加息,增加的利息支出又是一大笔开销。在0.25%的利率下,日本政府的国债利息支出已经超过税收的一半。
不加息,日元汇率就会暴跌。
汇率暴跌对于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日本是致命的,将引起输入型通胀。
这种通胀可不是日本央行追求的需求拉动型,而是成本推动型通胀,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好处。
国际游资摸清了日本经济的底牌,一方面做空日本长期国债。因为日本只要稍稍加息,就会使得国债价格暴跌。
另一方面又做空日元。如果不加息,随着美日利差的扩大,日元会贬值。
因此,日本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一举一动都像在走钢丝,左右为难。
老龄化可不仅仅是发达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
2021年末,全球总和生育率2.438,比20年前下降了一半。按这个趋势,不久后将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就是每对夫妇所生孩子的数量。
一对夫妇两个人,理论上生两个孩子才能使上下两代人之间保持人数一致。但考虑到夭折等特殊原因,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更替水平。
更让人担心的是,2021年底,全球总债务几乎是同期GDP的2.5倍。
一旦经济停滞,可能连利息都还不上,将发生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这两个因素会相互作用、相互增强,从而引起更严重的萧条。
债务危机与老龄化互相叠加,将形成长期的通货紧缩。
但愿是杞人忧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