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股民券商都浮亏
6月20日,随着百亿药企智翔金泰登陆A股科创板,蒋仁生迎来了第二家上市公司。
(资料图)
“重庆首富”、“创业板首富”,甚至是“中国疫苗首富”,都曾是蒋仁生这个名字前亮闪闪的头衔,从这一天开始,左手智翔金泰、右手智飞生物的他,开始书写新的资本故事。可遗憾的是,智翔金泰开盘即破发,并最终下跌10.19%,市值损失14亿元。6月21日,智翔金泰股价收盘微涨不足1%。
截至目前,第一大股东智睿投资持有智翔金泰54.54%股份,而蒋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资90%股权,并通过其控制的智飞生物,持有智睿投资约5%股份。算下来,蒋仁生持有智翔金泰约52%股份,价值65亿元,再加上智飞生物带来的超500亿身家,合计接近600亿元。
实际上,在智翔金泰上市前,相关热议便未停歇,“无主营收入、无利润、无产品,收益为负、现金流为负、净资产还为负,这种公司上市目的何在”,“一个季度营收就10万块,还不如我家门口的烧烤摊高”,股民的言语有些犀利,却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对于概率如同“中彩票”般的中签而言,本次却有不少股民中签后选择了弃购。公告显示,智翔金泰发行价为37.88元/股,其中网上投资者认购股份2218.2万股,涉及金额8.4亿元,而弃购股份为414万股,金额同样高达1.57亿元,弃购比例接近16%。
智翔金泰上市破发,不仅令中签股民伤心不已,也让保荐人(主承销商)海通证券产生浮亏。为保证智翔金泰的顺利上市,按照规定,海通证券全资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投资,耗资1亿元拿到其264万股股份,再加上包销遭到弃购的股份等,海通证券方面合计持股数量高达928万股,并在上市首日出现3600万元的亏损。
不论是舆论表现还是市场行情,都对智翔金泰不利,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不赚钱,并且盈利前景也不明朗。
与专注疫苗领域的智飞生物不同,成立于2015年的智翔金泰,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产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临床适应症主要涵盖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治疗领域。
不可否认的是,研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生物制药是个典型的“三高”行业,也就是高风险、高门槛与高投入。从研发到上市,每种产品都要经历反复的试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功亏一篑。即便成功投产,也可能面临择优而选的激烈竞争。
以智翔金泰为例,最近4年多(2019年-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合计只有4000万元,且其中超过95%的营收与“兄弟”公司智飞生物相关,净亏损却高达16.3亿元,并长期位于A股生物制品行业亏损榜前十。其中,研发费用是导致亏损的主因,占当期亏损比例的76%。
可十几亿花出去,智翔金泰不仅至今未有产品上市,还曾因研发项目终止使得2亿元“打水漂”。其当前的主要产品,适应症为狂犬病毒暴露后被动免疫的GR1801,没上市就面临20多个竞品的威胁,而适应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GR1501,直接竞争与潜在竞争的生物制品更是高达几十个。
不过,蒋仁生选择的这条道路,市场前景其实十分广阔。
药智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181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34.58%,双克隆抗体药物规模也将增至1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0.95%。只是,能否在这蓝海中持续跑马圈地,对于蒋仁生与智翔金泰而言,是一种考验。
02、发家秘籍
2020年后,疫苗概念开始变得火热,也为蒋仁生带来一笔巨额财富。在相关疫苗2021年3月投产后的一场股东大会上,蒋仁生面带微笑地向大家表示,“(疫苗)现阶段有点供不应求,天天有人等着要。”
智飞生物2020年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只有151.9亿和33亿元,但2021年达到306.52亿及102亿元,均实现翻倍增长。与此同时,智飞生物股价也从30元/股,飙升至2021年5月高点的151.73元/股,市值一度达3600亿元,成为“重庆一哥”,而当时持股50.11%的蒋仁生,也成为千亿富豪。
蒋仁生的一大爱好是钓鱼,“我喜欢站着钓,看鱼漂一动一动的,鱼儿上钩起杆后,有一种收获的满足”。其实,不论是善于对机会的把握,还是单纯的运气好,纵观蒋仁生的发迹史就能发现,他总可以精准地踩中时代节奏,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布局,从而不断壮大资本版图。
说起来,蒋仁生其实出生于广西一户贫寒家庭中,并在毕业后与防疫站结缘,经常跋山涉水进行疫苗的接种。凭借在疾控系统20年积累下的经验,蒋仁生逐渐对疫苗市场有所感、也有所悟。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洋疫苗”在中国市场日益扩张,发现商机的蒋仁生,不顾46岁的年龄,跑到成都一家疫苗公司做起销售工作,并在熟悉运转机制后卖房筹钱,与结识的刘俊辉、吴冠江等人,于2002年收购了重庆一家有疫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公司,智飞生物就此诞生。
智飞生物成立之初缺少资金,不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条件和能力,蒋仁生便采取代理疫苗的模式发展,即便时至今日,代理依旧是智飞生物的营收支柱。2022年,智飞生物的代理业务实现营收35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91%。当然,这与蒋仁生后来结识的大金主——默沙东有很大关系。
不过,当时的蒋仁生还不认识默沙东,他只想着带领智飞生物生存下去。
凭借多年经验,蒋仁生把目标锁定在预防流脑的产品上,并与兰州生物研究所签订独家代理销售A+C群脑膜炎疫苗的协议,因为他判断,C群流脑很可能在几年内暴发。一语成谶,短短3年后,C群脑膜炎真的开始在安徽和江苏等地出现,而蒋仁生也靠着卖出的2000多万支疫苗,一战成名。
在兜售疫苗的同时,蒋仁生还凭借积累下的口碑与人脉,进行销售渠道的布局,建立起一个几乎覆盖全国的庞大销售网络,而这也是默沙东后来选择智飞生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拿到默沙东国内独家代理权的蒋仁生说道,“我们的合作是水到渠成,就像谈恋爱,门不当户不对很难谈”。
不仅是对于每一次重要发展阶段的布局,蒋仁生就连对上市节奏的把控,也是十分精巧。2009年10月,旨在为有潜力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的深交所创业板正式开板,就在一年后,智飞生物便借助状态火热的创业板,成功募资15亿元,并成为“创业板民营疫苗一哥”。
实际上,智翔金泰本次登陆科创板,也与蒋仁生善于抓住机会有关。
对于A股股民而言,诞生至今不过4年的科创板算是个新鲜事物,其创立目的同样为给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有潜力的企业,提供生长土壤。而蒋仁生于科创板诞生不久后,便着手准备智翔金泰的上市计划,并在2022年递交招股书,直到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作为一家“三无”企业,智翔金泰能够上市,就是凭借《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第五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医药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可以说,正是科创板稍显宽松的机制,让蒋仁生迎来了第二家上市公司。而在智翔金泰登陆科创板后,不仅获得了34.7亿元的募资金额,用以维持烧钱的研发工作以及项目基地的改扩建,也令蒋仁生的身家再度增长。
更为夸张的是,即便是对于套现的时机,蒋仁生同样能出奇地踩在相对的高点。
曾直言“无论价格多少,一股也不会卖出”的蒋仁生,近两年通过智飞生物进行过三次大套现。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一次是2021年4月,智飞生物股价暴涨之际,以182元/股的平均交易价格卖出,套现约7.2亿元。后两次是2022年3月,智飞生物连续下挫后的小幅回暖之时,以均价100元/股合计卖出约35亿元,合计达42亿元。
03、再搏一把
在蒋仁生套现后,如今的智飞生物,已基本回吐出此前涨幅,再度回到依靠默沙东时期的状态。
有人说,“智飞生物的本质,是默沙东的国内代理商”,而两者结缘是在2011年,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智飞生物都以自研为主,对于默沙东的依赖并不明显。即便在2016年,智飞生物自产业务营收占比都高达98.39%,而毛利率也一度达到92.1%,甚至能与贵州茅台掰一掰腕子。
不过,随着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以及九价HPV疫苗(又称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对宫颈癌产生预防效果),2018年前后在国内获得上市批准,智飞生物的生存法则开始发生改变,代理业务所占营收的比例迅速占据上风,到2020年增至91.87%。
虽然代理产品的毛利率,长期只有自主产品的一半,但胜在“走量”,智飞生物的业绩也因此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52.28亿元,增至2020年的151.9亿元,净利润也从14.51亿增至33.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均超100%,对默沙东的依赖明显。
今年1月,智飞生物与默沙东成功续约,将代理协议延期至2026年(本应在今年6月到期)。期间,智飞生物将继续向默沙东采购合计超过1000亿元的产品,其中仅HPV疫苗所占比例就接近98%。
可也正是这条看似“利好”的消息,再度暴露出智飞生物的危机。按照公告数据,2024年到2026年,智飞生物HPV疫苗的基础采购金额不断下滑,从326亿元减至179亿元,缩水近半。而在这背后,除去单价等因素影响外,正是国产HPV疫苗的崛起。
目前,已有两款国产二价HPV疫苗上市,一个来自于中国首富钟睒睒的万泰生物,一家则是蒋仁生昔日故友刘俊辉所创立的沃森生物。不仅如此,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三期临床试验也进展顺利,甚至已完成商业化生产车间,就等上市后大规模投产,而沃森生物的九价HPV疫苗,也在加紧研发中。
面对两大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对善于把控时机的蒋仁生而言,当然知道要提前布局,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如他所言,“如果没有长远的思维,在疫苗行业是很难得到回报的。”
实际上,长期被扣上“重代理轻研发”的智飞生物,近三年的研发投入从4.8亿增至11.13亿元,呈逐年增长趋势,而投入额与增长幅度也位居行业前列。2023年一季度,智飞生物的研发费用再度增长33%,达到2.14亿元,并在绝对数值上甚至超过了智翔金泰。
可以说,智飞生物对于研发的投入,虽然由于当前代理业务的过于庞大,使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比例,但并非是外界所言的绝对低投入。
此外,与智飞生物业务并非完全相交的智翔金泰,也是蒋仁生的另一重保险。
蒋仁生此番押注智翔金泰,成功了,可能再收获一个智飞生物,将资本版图铺得更大,即使失败了,在套现数十亿以及拥有智飞生物兜底的情况下,也拥有足够的退路。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借助科创板的契机与资本市场的力量,再搏上一把。
(作者 | 冯晨晨,编辑 | 韩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