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726篇原创文章
毫无疑问,动力电池行业慢慢变成巨头的游戏了,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一超多强格局,或者又可以简单分为一线和二线三线厂商,一线主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LG等,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都是二线厂商,如果这些二线厂商中哪个有机会挤进一线,亿纬锂能应该是最有机会的一个了。
01
(资料图)
亿纬锂能2023年中报业绩预告简析
预计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0.39~22.42亿元,同比增长50%~65% ;扣非净利润11.94~13.13亿元,同比增长0~10%。Q2 实现归母净利润 9.0~11.0 亿元,同比增长 7%~31%,环比下降 21%~4%,取中值 10.0 亿元,则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 12%,扣非净利 5.8~7.0 亿元,同比下降 24%~8%,环比-6%~+14%,取中值 6.4 亿 元,则同比下降16%,环比增加4% 。
初看下来,这个业绩只能说一般般,略低于市场的预期,不过仔细看,倒也没有那么糟糕。
Q2 思摩尔大概贡献1.5亿的投资收益,剔除后按照10亿的归母净利润中值算,也就是公司本部Q2净利润中值约8.5亿元,同比还有近50%的增长,虽然比宁德时代差了一些,但毕竟人家是全球龙头,话语权不可同日而语。
Q2非经常性损益约3.6亿元,主要来自政府、研发项目补贴摊销。公司本部的扣非净利润约4.9亿元,同比持平,环比略有下滑,主要是因为Q2投资收益出现明显亏损,预计亏损幅度超过1亿,主要是因为上半年碳酸锂均价下滑,兴华锂盐的投资贡献收窄,以及公司和德方纳米的合资公司德枋亿纬Q2产能打满,使用了较多海外长协锂矿订单,采用M-1采购模式,M计价,上半年碳酸锂价格暴跌,加上下游需求本来就较弱,下游下单不积极,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结果变成了产得越多,亏得越多。
这其实也是产业链中游的无奈,此前分析碳酸锂期货交易所上市影响力的文章中,新能源大爆炸已经深入剖析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虽然客观上看,上半年公司的业绩不及预期,但考虑到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上半年碳酸锂的价格大波动以及下游偏弱的需求,公司依然能保持业绩增长,已经相当不错了,这得益于动力和储能的继续快速放量。
预计Q2动力储能业务营收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超90%,其中,软包预计出货近2GWh,环比持平,估算收入约15亿元,铁锂大约出货13GWh,环比增长约50%,估算收入约90亿元,储能贡献最大,占比超过一半。净利率约4%,也就是合计贡献4亿多。
此外,公司的锂原、圆柱业务也保持相对稳定。预计Q2消费圆柱出货环比继续增长,锂原电池、消费电池合计贡献利润约2亿元。
02
有望跻身一线
亿纬锂能也是一个老牌锂电池厂商了,最开始靠锂原电池起家,目前依然是国内锂原电池龙头。创始人刘金成是技术出身,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国家新型储能材料工程中心、武汉武大本原化学电源等,具有丰富电池研究经验,公司上市时拥有的 10 项专利中均为其主持研发,公司对于技术非常重视,再加上他个人的性格属于稳健的类型,绝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结果就是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后,亿纬锂能几乎所有技术路线都有布局,包括三元软包、三人方形、三元圆柱、方形铁锂等等。
这自然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公司的经营更加稳健,坏的一面是经营过分分散,相比那些激进的选手,很容易错过时代的大浪潮。这也是亿纬锂能布局动力电池业务没有比宁德时代晚多久,本来就一直在锂电池行业,但和宁德时代的发展相比差距天差地别的原因。
甚至在这几年二三线厂商疯狂扩产的情况下,亿纬锂能跟其他二线厂商的差距都慢慢拉开了。
可能是受了刺激,也可能是继续看好未来新能源的发展空间,从去年开始,亿纬锂能继动力电池业务后也开始变得激进起来,加速在湖北荆门、四川成都、云南玉溪和曲靖、辽宁沈阳,以及国外的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地加速产能扩张,规划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电池总产能规划已经超过300GWh,此前公司更是将营收目标设定为2024年破千亿。
伴随着疯狂扩大的产能的是公司对于资金需求的急速增长,这不,今年6月份公司又发布了可转债募资计划,拟募资70亿元,其中40亿元拟用于23GWh的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30亿元拟投入21GWh的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
虽然此举受到了监管的问询,但问询主要集中于是否会有产能过剩担忧,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问题。
客观地讲,确实存在低端同质化产能过剩的风险,好在公司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各种产业路线都有技术储备,尤其在特斯拉力推的大圆柱电池上,还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去年9月份跟宁德时代一起获得了宝马集团总额约700亿人民币的大圆柱电池订单。
据公司的公告,湖北荆门的20GWh大圆柱电池项目已经落地,首个搭载自主研发4680系列大圆柱电池系统的产品也已于去年8月份成功下线,该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可靠性、高经济性的优势。
至于过度融资问题,确实是有这个问题,但现在动力电池行业已经变成巨头的游戏,要想不在竞争中落败,就必须跟上行业的产能竞赛,除了技术储备,就是资金的竞赛了。
这其实也是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动力电池行业高技术和高资金投入的属性决定了行业一线厂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后续跟二三线厂商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对于三四线厂商而言,随着融资环境的恶化,后续想要逆袭也几乎不可能,二线厂商也只能勉力维持,想要跻身一线难度非常大,必须在技术储备和资本市场两方面都足够强。
综合来看,在一众二线厂商中,亿纬锂能在这两方面是更均衡的,公司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产能扩张开始激进后,公司相对较大的体量在融资市场上也更具备优势,尤其是公司的客户体量也是较大的,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随着公司疯狂扩张的产能逐步落地,考虑到下游主机厂商为了供应链安全,也可能扶持二供,拥有足够技术路线储备和相应产能,已经拿到了宝马大圆柱电池订单的亿纬锂能,在全球燃油车巨头开始全力转型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大概率会是最受益的公司之一。
进入2024年后,公司的动力电池有望快速放量,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排名也有望快速提升,未来跻身一线厂商的可能性很大。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