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参与空间站组合体管理,货物气闸舱可支持货物自动进出舱,为舱内外科学实验提供支持。
后续,梦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完成有关功能测试后,梦天实验舱将按计划实施转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梦天实验舱来访的准备。
(相关资料图)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5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6次飞行。
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着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并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中国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
堪称天宫“梦工场”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
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的任务分工和定位不同,梦天实验舱的定位是航天员工作的地方,因此没有配置类似“天和”“问天”舱的再生生保以及睡眠区、卫生区。
从总体构型来看,梦天实验舱的肚子更圆,它由四个舱段组成,并采用了独特的“套娃”设计。工作舱在最前端,通过对接机构与核心舱相连,主要是航天员舱内工作与锻炼的地方,也是舱内科学实验机柜安装的地方。载荷舱与货物气闸舱则是以“双舱嵌套”的形式与工作舱相连,也就是说,在载荷舱的内部,隐藏着一个货物气闸舱,主打货物出舱专用通道。最前端的是资源舱,也是对日定向装置和柔性太阳翼等安装的地方。
从支持应用任务来讲,梦天实验舱作为“工作室”,是三舱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其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同时,为了最大化实现舱外实验支持能力,梦天舱舱外配置有37个载荷安装工位,可为各类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机、电、信息方面的能力支持,确保它们在太空环境下开展各类实验。特别是载荷舱上配置有两块可在轨展开的暴露载荷实验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站的载荷支持能力。
空间站的“国际货运港口”
如果将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比作“国际机场”的话,那么梦天的货物气闸舱就是空间站的“国际货运港口”。以往在舱外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安装作业,但这种方式会受到航天员出舱次数、载荷数量与大小的限制。因此,梦天实验舱所独具的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将进一步提高空间站进行舱外载荷实验的能力和效率。
梦天实验舱具备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的能力,将作为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梦天实验舱上专门配置了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机构,能够满足百公斤级微小飞行器或者多个规格立方星的在轨释放需求,解决微卫星和立方星低成本进入太空的问题。
众多上市公司携手保障
梦天飞天这个过程中,众多上市公司也协力保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功劳最大的自然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及旗下众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旗下上市公司包括航天动力、航天电子等,都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而航天集团系统之外,众多上市公司也发挥专业特长,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为空间站建设保驾护航。
烽火电子:控股子公司宏声科技研发的空间站舱外航天服送受话器组件(航天通信帽)及话音处理装置,曾伴随航天员出舱遨游的全过程,担负起航天员与空间站,航天员与地面指挥中心语音通话的重要任务。
北新建材:其子公司灯塔涂料研发的耐高低温防锈涂料,可满足极端环境下的设备防护要求,为长征火箭和空间站护航。在空间站,灯塔涂料的耐高温绝缘漆,为空间站舱内电机及电器线圈提供了绝缘保护。
海尔生物:公司研制的航天医用冷储箱就随着空间站的建设多次进入太空,提供医学试剂、医学样本的低温冷藏存储及返回阶段医学样本全程冷链转运。
迈瑞医疗:公司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中国空间站中有配备公司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产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