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陆陆续续有一些上市公司公布业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做原料环节的上市公司业绩特别好,从稀土、煤炭、石油到多晶硅料、碳酸锂,成就了一批公司的高业绩,不过股价已经有一段时间上涨乏力,说明市场对维持高利润不抱太大期望,利润有望向下游环节转移。
最近两天,不少原料类上市公司披露业绩,比如盛和资源预计去年增长50%左右,稀土类公司业绩这两年都一直不错。
昨天晚上三桶油中的两桶都公布利润情况,如此大体量,两家公司去年净利润超过2800亿元,一个利润翻倍,一个增长70%左右。
(资料图)
盐湖股份下面一个盐湖提锂的碳酸锂的工厂,让两家上市公司净利润飞起。而天齐锂业预计2022年盈利231亿-256亿元,同比增长10倍。
生产多晶硅料的大全能源预计去年净利润为190亿元至192亿元。
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净利润,都是由超强的原料价格成就的,有些碳酸锂公司毛利超过90%,堪比贵州茅台,而多晶硅料毛利率也超过80%,因为价格上涨,让这些行业成为印钞机。
身处原料生产环节,毛利提高的主要方式就是价格提高,比如石油行业,一旦价格提高,就会造成不同环节利润重新划分,产油国就会变得富有,用油国就要多出不少成本。三桶油特别是中国海油原油生产比较多,是原油价格上涨的受益者,相应的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就是受害者,比如下游化工行业等。
这两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碳酸锂价格上涨超过十倍,业绩上升超过十倍,多数行业内公司股价都有好几倍上涨。
多晶硅料行业也是如此,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签订了好多行业大单,价格处在历史高位。
超高价格并非常态,以碳酸锂行业为例,价格大幅波动,从每吨不到4万元到50多万元,利润不好的时候行业有公司被ST,有不少公司陷入困境,市场不会忘记这种情况。
这些公司利润在历史高点时,股价已经涨不动了,甚至一年前都不再上涨,导致这些公司市盈率非常低,比如天齐锂业市盈率不到5倍,大全能源也是如此。
主要原因是市场认为这个价格并不会持有,可能会持续两三年,但是高盈利的情况终究会降下去。主要原因是高价格会让行业扩产势在必行,也会吸引很多行外资金进入,让竞争激烈起来,产量迅速扩大,会满足下游所需。
之前也有不少行业出现过这种情况,比如航运业和疫情防控产业,早期股价会随着利润上涨,但很快股价就不再上涨,利润随后也触及高点回落,主要就是因为不可持续。
利润总是向稀缺的环节转移,原材料价格高,说明原料环节稀缺的程度比价高。一旦某个环节矛盾解决,利润就会向其他环节转移。
新能源汽车先是在终端环节爆发,但是造车环节却没有赚钱,利润集中在最上游,是因为终端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价格战赔钱来打开市场,这个环节产能上的很快,传导到上游需要一个时间,等传导到碳酸锂环节时,却因为碳酸锂没有及时扩产而造成资源稀缺,价格因此上涨。但是等到这个环节扩产后,价格降低下去,只能赚取合理利润,汽车制造环节则可能因为竞争稳定下来有了很好的利润,所以汽车制造环节现在给的估值一直比较高。
这波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超级行情,主要原因是疫情刚开始时,市场非常悲观,投资比较少,等终端起来后源头却迟迟不能跟上,石油行业就比较典型。随着悲观预期结束,原材料环节的超级景气周期就有可能过去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