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
(相关资料图)
北向资金继续采取大举买入的策略,从本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这一净买入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而且有数据统计,这个月北向资金的累计净买入金额已经超过了14至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作为市场行情风向标的北向资金,在持续大举买入中国资产的背后,一方面是看到了今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预期,另一方面是看到了中国资产的估值优势。不过,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的大举买入动作确实出乎市场意料,可见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投资态度是非常乐观的。
不过,在北向资金持续大举买入的背后,A股市场的单日成交额却未见显著放大。截至1月19日,沪深市场的单日成交额还不到7000亿,即使是1月16日A股市场放出了阶段性的“天量”,两市合计成交也只是勉强高于9000亿元,与前期A股市场单日成交轻松破万亿的情景相比,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可见场外观望的资金依然很多。
一边是北向资金的持续大幅净买入,另一边却是A股成交额的持续低迷。面对这一种市场现象,也许只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临近春节长假,市场资金普遍采取观望的态度,对春节长假全球市场的走向抱有谨慎的态度,节前买入的人并不多。另一种解释是国内机构投资者以及散户投资者并未跟风投资,或者他们认为市场反弹空间有限,追涨风险比追涨机会更大。
依靠外资推动的行情,反弹空间也许比较有限。但是,当国内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开始大举参与的时候,可能会开启市场行情的加速上涨过程。
这一次A股市场的“大底”,被先知先觉的外资资金买到了。节后外资抄底的筹码会否被内资或散户资金接盘,仍需要看节后市场的赚钱效应可否延续。
在国内市场,本身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投资信心。节前市场观望氛围比较浓厚,一旦节后市场延续较好的赚钱效应,那么节后增量资金也会随之而来。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与散户资金的加速进场,往往意味着市场的反弹行情逐渐步入中后期阶段,但这个阶段可能会是市场的加速反弹过程,节后市场走势将见分晓。
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增长基本上是大概率的事情。从汇率攀升到股市大幅反弹,背后离不开外资资金的身影,这些资金反而是看好中国市场的坚定投资者。
资本的本质还是离不开逐利性,假如节后中国资产被大幅炒高,那么前期抄底的外资资金,也会增加减持的意愿。但是,参考中国市场的整体估值状况,目前仍处于合理的估值状态,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还远没到减持抛售的时间点。
长期下来,面对A股市场的反复震荡行情,不少机构投资者以及散户投资者形成了短期价格投机的心态,并加剧了市场的震荡周期。从长期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需要走出美股式的牛市,一方面需要扭转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投资习惯,逐渐培养出长期价值投资的行为,另一方面需要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持续改善,而且更需要政策环境持续吹暖风,为股市的长期走好创造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