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开放日活动现场。 朱世萍供图
泰州环境监测中心获评“全国十佳”
全年70余次开放活动,让监测仪器“活”起来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朱世萍)2022年,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开展设施开放活动70余次,参观人群累计超3万人次……看起来和主业不相关的这些工作,让他们迎来了“高光时刻”——在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举行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中,泰州环境监测中心获评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科学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使命,自然用的是最顶尖、最高新的设备。“高冷”的科学仪器和复杂的数据如何让公众能看懂、感兴趣?这是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对公众开放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术业有专攻,环境监测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从事专业研究十多年,但让他们去看其他领域的数据,也是一头雾水。”泰州环境监测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2020年4月,该中心被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环保设施对外开放单位。为做好科普这个“新课题”,一群理工科的硕博士首先对自身的硬件条件进行了分析。
市民关心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比如水、大气、土壤的情况,不如就现有工作内容,先打造一些开放实验室。于是,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对综合实验楼、水质自动监测站、大气自动监测站等进行改造,打造现代化宣传区、开放式展示区、互动式体验区以及现场式教学区,开发了一系列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互动小实验,让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零距离接触体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把日常生活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系起来。通过开放,让环保理念入脑入心。
“大家都知道磷会污染水,但磷究竟是什么样的?怎么能看出水被污染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它一一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该中心分析测试科负责人毛慧说,开放活动围绕八个主题展开,包括“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总磷是怎么测定的”“土壤中的农药残留怎么办”等。(下转02版)
泰州环境监测中心获评“全国十佳”
(上接01版)为了讲好每一个主题,常年与仪器数据打交道的工作人员一个个做起志愿解说员。这支队伍共27人,其中1名博士、20名硕士,均来自于一线。
“我们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规模的参观来访,配备了不同的讲解词。”走进监测中心一楼,会发现预约参观的二维码被放置在最明显的位置。一楼的开放实验室,昆虫、维管植物、底栖动物等近200种常见物种陈列在生态文明展厅中,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泰州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成果。
“通过显微镜,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微观的缤纷世界。”毛慧说,每个实验室都是一个盖章点,每一层都有一到两个实验室,通过参与互动可获得印章,最后参观者可以兑换不同的小礼品。
开放的形式在不断丰富,除了让参观者“走进来”,他们还在尝试“走出去”。每年结合“全国科普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餐饮油烟入户监测”“环保设施进社区”“环保科普讲堂”等各类主题活动,还拍摄了系列科普微视频,让环保走进民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