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11日,在平安乐健康新品牌发布会上,平安健康险总经理朱勇表示,人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特点。比如,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医疗保障,而是希望获得更人性化的诊疗体验、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管是老人、独居青年、家长、儿童,对于就医的精细服务都有着切实的需求。包括期待高效便捷的就医流程、良好互动的医患沟通、稀缺优质的医疗资源以及暖心贴心的护理服务等。
从深耕保险产品到产品与服务并重,这也成为近年来健康险跑马圈地时代远去后,险企深耕行业的一大切入点。
朱勇认为,健康险公司要走出同质化“内卷”困境,拓宽服务模式,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就要真正做好“守正创新”,既要守好主业,做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又要创新服务,做好健康管理服务,成为用户、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和药企之间的桥梁,同时,积极助力缓解看病难、看病繁等民生痛点。
在这方面,保险公司已有所动作。当天,平安健康险推出全程诊疗陪伴服务品牌“平安乐健康”,聚焦线上问诊、陪诊、陪护服务。区别于常规意义上的保险产品,“平安乐健康”可以看作是对健康险产品的延伸,从就医服务着手,让用户在保险保障之外有更多获得感。
以近年来兴起的陪诊服务为例,陪诊师们往往扮演着患者临时“家属”的角色,提供诊疗陪伴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提供陪诊服务的企业数量已达到300多家,然而,市场水平良莠不齐,专业培训和标准规范的缺失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阻碍。
对此,平安乐健康的就医陪诊服务设计了19项标准流程嵌套系统,同时,自建直管陪诊队伍,通过面试培训审核后方可执业。
面向未来,市场期待保险与医疗行业擦出更多“火花”,在11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院长王鹏表示,对于病人而言,什么才是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服务?通常,体检成为医疗服务的入口,同样,医疗服务也需要出口,除了提供常规的慢病筛查外,还可以提供营养、运动能力的筛查,通过筛查以及后续健康管理方案的升级,可以延伸对出院患者的服务,“未来,我们希望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患者健康档案,统合从体检到门诊到住院以及出院后的用药、健康咨询、健康支持等一系列数据,这样,健康档案就成为了患者进行持续健康管理的依据和抓手,这方面希望能有保险参与,作为服务的购买方,在这方面的合作,未来很有市场。”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