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新能源车主回乡的路上再遇充电难。《华夏时报》记者1月19日亲历了开新能源车从北京返回石家庄的历程。
(资料图片)
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的李添(化名)在19日踏上了回乡的路,续航550公里的新能源车,要走250公里的路,李添表示,“这车在夏天回老家肯定没事,但因为冬天续航会缩水,所以路上准备充一次电。”
新能源车平时在城市内相对方便,但遇到跨城、跨省的长距离出行,新能源车主显然变得更为“焦虑”。在回家途中,记者发现多个充电桩前都排起了长龙,司机们普遍反映,等待时间要两三个小时。
返乡高峰期充电桩前排长队
小鹏、理想、蔚来,记者观察到,新能源车主要以造车新势力的几大车企为主,特斯拉品牌也不少,里程焦虑是这些车主难以忽视的问题。2022年,一男子十一假期开新能源车返乡堵到没电叫拖车,还上了热搜,新能源车主的远距离出行确实会面临里程尴尬。
当路程走到一半时,李添看了一下电量,已经掉了将近三分之一,暂时不着急充电。但当走到望都服务区时,电量掉了将近一半,为了行车安全,李添决定在望都服务区充电,但看到当时已有12辆车在等待,轮到自己遥遥无期,李添决定到下个服务区再充。
行至定州服务区,李添不得不加入排队大军,除了正在充电的四辆车外,在李添前面,还有有九辆车在等待,三个小时之后才排上,充了半个小时后,李添再度出发,在太阳落山前赶回了家。
定州服务区,车主正在充电。陆肖肖/摄
同样在等待充电的林伟(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自己从北京出发,要到邯郸去过年,在途中需要充一次电,平时出门的话,充电排队时间都不多,这次赶上返乡高峰期,等了两个半小时才充上电。前面的车有的充电时间长,大概要一个半小时,但大部分都是出发前充满电,中间充半个小时就够回家了。
定州服务区,车主排队充电。陆肖肖/摄
充电桩建设规模快速扩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充电桩的数量急剧扩张,国家对于充电桩的建设也颇为重视。
2022年8月初,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制定印发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部署各地以高速公路和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10月,交通运输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397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721个,新增建设充电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872个,充电桩3347个。
很多地区的充电桩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近期,为解决春运充电难题,江西高速服务区增建了众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月17日,广东交通集团揭博高速瓦溪服务区(西行)新扩建充电设施经过一个月试运行调试后,首个绿色数字化光储充超级充电站投入运营。1月18日,京沪高速临沂南服务区充电站正式建成投运,临沂全域40个高速服务区全部实现充电站全覆盖。此外,重庆高速服务区已建成139座充电站、556个充电桩,方便新能源车出行。
充电桩设施现结构性问题
但相比于城市密集的充电桩数量,高速上的充电桩数量并不够多。记者观察到,在保定、望都、定州三个服务区,都设置了两个充电桩,四个充电接口,且都有很多车辆在排队。在返乡高峰时期,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设施备受考验。
为什么高速上的充电桩数量不够多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节假日外出的人比较多,充电负荷较大,造成排队;但是平时又没人充电,导致充电桩实际利用率很低。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整体使用率低,导致充电运营商难以实现盈利,因而当下在高速服务区布局充电桩仍主要以国家队为主。
“充电桩的后续发展需要特别考虑结构性问题。”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充电桩的布局上覆盖不广、不均,从动态而言,时而不足,时而过剩,这是需要解决的长期矛盾。
未来,充电桩的建设将不断补足短板,完善布局。交通运输部在2022年10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及时调度进展、协调推进,确保如期优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电动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让更多的电动车主能够放心出发、远途出行,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供更好保障。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