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关于影院屏摄问题的讨论。
这个问题本身很简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种行为都违反了相关的《著作权法》,是侵权行为(如果还有后续的比如复制传播等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想并不会引发那么大的争议。更多的讨论,其实是围绕“手机屏幕的光会影响他人观影”的理由而展开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然我个人非常喜欢沉浸式的体验,但我并不认为“会影响就要禁止”的理由是成立的。
因为【观影体验】是一个【需求问题】,而非【道德问题】。
商业影厅本质上是娱乐场所,每个人对观影体验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沉浸”并非所有人的追求,也并非“最高级/最正当”的那一种。可以要求自己,但不能一视同仁地要求所有人。
首先,影院本身是鼓励观影的娱乐氛围的,绝大部分影院都会贩卖吃起来会发出很大噪音、散发香味的大桶爆米花,以及喝了会打嗝、很可能中途去上卫生间的大杯碳酸饮料,有些影院也会默许观众自带食物;
其次,对于部分影片,观众反应是观影体验中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形式,比如喜剧的笑声、感动的啜泣、恐怖的倒吸凉气、粉丝向的欢呼鼓掌(比如复联);
第三,国内绝大部分影院在电影结束到开始放字幕的时候,就会开灯,然后大部分观众会立刻起身离开;
另外,影片时长和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要全程做到膀胱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还会有很多其他特殊情况,比如电影不够好,也可能导致观众频繁用手机看时间、不断改变坐的姿势。
上述每一个情况,都可能比一次手机屏幕的光更影响追求沉浸式观影体验的人,但在换一个人眼里,也可能完全构不成影响。有些人觉得爆米花是观影的传统,有些人喜欢更热闹的氛围,有些人从来不看片尾字幕,有些人就是做不了膀胱战士,更不用说每个人对电影的审美也不一样,汝之哥哥,彼之砒霜。
其实这就和公共场合的冷气无法满足所有人一样,在影院有余力为不同需求的观众开设不同的场次之前,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场次,比如早场、深夜场、偏远影院(这是up的常规操作),就比黄金地段时段的更可能获得沉浸体验,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