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辈子演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厚爱,我离不开观众,是观众培养我。”
5月5日,“我是风儿你是沙”纪念越剧宗师金采风系列演出在宛平剧院收官。越剧金派艺术创始人金采风2022年1月10日去世,她为越剧发展做出影响深远的贡献。今年5月1日、2日、5日,金派代表作《汉文皇后》《碧玉簪》与专场演出登陆宛平剧院,遥寄哀思。
(相关资料图)
金采风工闺门旦,兼擅花旦,其唱腔在继承袁(雪芬)派基础上,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等音腔成分,刚柔相济,自成一格。她塑造《盘夫索夫》严兰贞、《碧玉簪》李秀英,被誉为“活兰贞,神秀英”,成为金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她还是《红楼梦》八面玲珑的“凤辣子”,是隐忍的“祥林嫂”,是高贵的“崔莺莺”,也是深明大义的“窦皇后”。
5月1日、2日上海越剧院复排上演《汉文皇后》《碧玉簪》,对于金采风与金派艺术有重要意义。上海越剧院制作、金采风主演的《汉文皇后》,1982年10月18日在人民大舞台首演,198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布拉格舞台美术展荣获“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荣誉奖”,1988年上海电视台将其拍摄成5集戏曲电视剧。1954年7月9日,金采风主演的《碧玉簪》在大众剧院首演,1960年上海越剧院携该剧赴中国香港演出,1961年在朝鲜演出,1962年由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大鹏影业公司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5日专场演出中,全国优秀金派弟子及传人和其他各大流派表演艺术家,再现金采风艺术人生,《汉文皇后》《碧玉簪》《盘夫索夫》等金采风代表作经典片段再现宛平剧院。
1984年,梅花奖得主谢群英拜金采风为师,在桐庐与上海往返学习《碧玉簪》。2日,谢群英作为特邀嘉宾出演《碧玉簪》,5日又演出《杨贵妃》“马嵬坡自缢”。后者是金采风退休前最后一部原创大戏,由她主演,黄沙执导。金采风80岁专场时,又登台演出《杨贵妃》片段。
谢群英一直记得金采风的教导,“仅有好嗓子没用,演唱要为人物服务,尤其注意咬字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唱出人物情感;上台后什么都不怕,需要台下100%准备,反复背台词、背唱腔。”尽管分隔两地,金采风经常给谢群英打电话,叮嘱她多演出,不可荒废。谢群英收第一个学生时,金采风特地赶来为徒孙穿戴衣服,寓意衣钵传承。
5日,金采风另一位弟子、梅花奖得主黄美菊演出《汉文皇后》片段。去年黄美菊将《汉文皇后》搬上银幕,计划今年与观众见面,“金老师生活中非常有亲和力,教学时又变得很严格。每次说戏,每个字的尖团音,她都会认真地抠。”
“台上,我看见金老师的照片,又涌起想念之情。”上海越剧院演员金派传人樊婷婷今年拿下白玉兰戏剧表演奖配角奖,“对老师最好的追忆就是传承她的艺术。”在樊婷婷指导下,上越青年团演员陈敏娟等已能独立演绎金派代表作《碧玉簪》《盘夫索夫》。
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5日作为讲述人登台,她的师姐是金采风的妹妹金彩琴,两人由此结缘。张静娴是《碧玉簪》忠实观众,“每次放《碧玉簪》,我都不会错过,它展现了金派艺术如何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金采风与丈夫黄沙之子黄晓光也在5日登台,父亲是导演,母亲是演员,黄晓光从小就从父母身上学到踏实做人、勤恳工作的生活态度。
与金采风合作《汉文皇后》的赵志刚,难忘“金阿姐”排练时逐字逐句的指点,“关于演戏,她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分享心得。”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