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粮食品类,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和自给率,是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今年是我国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二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3月16日消息,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保障种豆农民合理收益,中央农办协调推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因素,出台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措施,形成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一套政策“组合拳”。
(资料图)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院长赵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全球气候变暖、地缘冲突加剧、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组的背景下,大豆作为我国饲料蛋白和植物油脂的主要来源,面临极高的供应链风险。
赵霞指出,为化解风险、确保大豆安全,国家专门出台促进我国大豆生产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升豆农种植意愿、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提高大豆总产量,无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完善大豆种植机制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粮食供求结构来看,我国小麦和水稻已实现绝对自给,但大豆和油料还存在结构性短缺。
扩种大豆和油料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即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并从加大补贴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种植大豆,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
去年,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现“开门红”。1月18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大豆面积达1.54亿亩,增加2743万亩,是1958年以来面积最高的年份;大豆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创历史新高。大豆自给率去年一年提高3个百分点。
司伟表示,我国大豆自给率一直在15%左右,去年大豆自给率提高3个百分点后,自给率达到18%左右,自给水平仍然很低。
潘文博介绍,2023年要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
为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在2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还提到,今年在政策上的重点是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涉及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提高大豆补贴力度,推动扩大大豆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等内容。
稳大豆生产十条政策推出
在此基础上,国家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从增补贴、扩面积、提单产、加大收储力度等10个方面发力,稳定今年大豆生产。政策具体涉及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和大豆金融信贷支持,优化种植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大豆单产,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大豆生产,加快组织大豆收储,做好产销对接等等。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大豆分析师边婷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但2022年新季大豆上市后走货较为缓慢,截至目前东北大豆余粮在5成左右。统筹考虑目前大豆市场的供需形势,本轮一揽子大豆生产支持政策的推出,对于解决现阶段大豆供需矛盾、刺激下一年度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面积是产量的基础,也是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重要方向,本轮支持政策从提高农民种豆和地方抓豆积极性、优化大豆种植方式、引导重点群体种豆等方面综合发力,加力扩种大豆。
潘文博介绍,2022年扩大豆的主要举措,就包括在东北大豆传统产区发展玉米大豆轮作。在西北、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选择适宜区域,2022年首次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共有16个省份1047个县的4万多个经营主体来承担。
今年的支持政策更进一步,提出要扩大东北地区耕地轮作实施面积,扩大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面积,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大豆生产,组织服务主体为大豆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边婷婷表示,家庭农场以及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此部分经营主体承担大豆生产,有利于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大豆良种应用的推进。
整体来看,赵霞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内需求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共同影响,国产大豆的生产水平取决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在国际供应链风险增加、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产大豆的产量就取决于在耕地资源方面具有强竞争关系的不同作物的比较收益。
赵霞表示,支持大豆生产的10条政策各有针对,作用有别。从短期来看,完善补贴政策、增加补贴总额,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承担大豆生产,加快组织大豆收储,以及压紧压实地方责任对促进大豆生产的短期作用比较明显。从长期来看,其他几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现实来看,大豆生产情况也要综合考虑自然气候、耕地条件、种植习惯、机会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