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财经/原创】
(相关资料图)
3月15日,经过163次加价,国联证券的控股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有限公司以91.05亿元的价格拍卖竞得民生证券30.3%股权,溢价55.24%。但同为民生家族的民生银行却依然沉寂。
2023年开年以来,这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日子不太好过。
2月16日,银保监会开出20张罚单,对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五家金融机构以及相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合计罚没金额38789.9646万元,这是银保监会今年开出的首批罚单。
从具体来看,中国民生银行因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明确等被罚处89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462万元,两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恰逢各家银行年报披露的关键时期,中国民生银行收到如此巨额罚单,势必会对其股价造成较大影响。截止3月24日上午收盘,民生银行股价为3.46元,同样作为商业银行代表的招商银行股价为34.33元。
除了银保监会的罚单之外,民生银行也对其股东之一泛海集团提起了诉讼。
01 千亿银行沉浮史
民生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距今已经超过25年的历史。作为国内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在老百姓心中始终代表是民生,有着较高的地位。
2000年和2009年,民生银行分别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2021年,民生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在第26位。
但2020年以来,这家总市值将近1500亿的银行却频频“受伤”,连续8个季度的业绩同比下滑,累计罚单金额超过3亿元,股价连跌三年,这些都使得民生银行的品牌价值持续不断缩水。
到了2023年,根据《2023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民生银行排名下滑至46名,品牌价值也从98.34亿美元降至75.23亿美元,缩水23.11亿美元。
根据民生银行目前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民生银行营业总收入为1085.96亿元,2021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1688.04亿元,2021年同比2021年同期营收下降16.87%;归母净利润同比也出现下滑。
截至2022年三季度发布的财报来看,民生银行业绩出现三连跌。
2019年,民生银行归母净利润为538.19亿元,2020年为343.09亿元,同比下滑36.25%。
从目前发布的财报来看,民生银行并没有对业绩下行做过多的解释。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显示,中国民生银行位于第十一位,其核心一级资本金额为4865.52亿元,资产规模69527.86亿元,成本收入比为29.17%,不良贷款率1.79%,为前25名中最高。
02 频频输血股东 影响规模扩张
民生银行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股权结构在设计之初就效仿了国外银行的股权结构。民生银行并没有一个实际控股的股东,各大股东都在银行中有股东席位,却无法实质上控制银行。
如今民生银行的十大股东分别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十大股东中除了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大家人寿保险的持股比例在15%以上,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都在6%以下。
其中,中国泛海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股东之一,在民生银行有着大量贷款。如今泛海集团深陷流动性危机,民生银行的贷款能否追回,仍是未知数。
1月20日,民生银行公告,该行北京分行对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卢志强提起诉讼。目前案件已立案,尚未开庭审理。
案件涉及金融借款合同,披露的涉案金额高达70亿元。两笔贷款业务具体情况如下:
2018年6月,武汉中心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人民币40亿元,如今尚欠本金39.72亿元。民生银行的风控措施有三,包括了以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心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泛海控股和董事长卢志强保证担保。
2020年,泛海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武汉中央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再次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人民币30.66亿元,尚欠本金30.46亿元。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央公司名下五块土地抵押、泛海控股及卢志强保证担保。
根据民生银行2022年三季度报告,该行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5,占该行流通A股比例为5.0848%。
虽然从明面上来看,银行发放贷款采取了各种风控措施,但泛海集团作为民生银行大股东之一,能够从民生银行贷走如此巨额资金,不免会让不知情的群众怀疑,民生银行在实操过程中是否有输血股东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存贷业务作为银行最重要的业务,若大资金贷款迟迟无法得到回收,将会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带来较大的打击。
这一点,可以从民生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增长缓慢中体现。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约定,监管会针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制定了具体的监管指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四大行和其他银行的要求分别是不低于8.5%和7.5%。民生银行目前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刚刚踩在这条线上。
和核心一级资本息息相关的是银行的业绩表现,即净利润。
每年的净利润作为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来源,若净利润没有增长,止步不前,同时叠加面临着巨额的不良核销的情况,那么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增长也会陷入原地踏步的状态。
2019年至2022年,民生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增长率为9.39%,处于低位,同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代表的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增长率为32.66%和27.83%,远超民生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一级资本为何被认定是银行重要资产,银保监会规定核心一级资本需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且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5%。
如果无法有效累计核心一级资本,那么银行就无法进行再融资业务,导致银行停止规模的扩张。在2022年息差下行的时期,进一步影响息差收入。
从利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来看,民生银行几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03 行业下行,改革要趁早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无疑也在房地产行业的大规模暴雷之后迎来了改革阵痛期。
从表现上来看,每股收益率的增长率放缓就是一个明显标志。作为衡量一家银行营业能力的风向标,民生银行的EPS(每股净收益率)增长在全行业排名中处于劣势。
2018年至2022年,所有银行中每股收益率增长率排行首位的成都银行,增长率高达74.17%,第二位宁波银行为73.89%,和民生银行同属于全国股份制银行的“零售之王”招商银行排名第四位,增长率达65.83%,兴业银行的增长率为37.59%,排名第八,平安银行凭借33.08%的增长率排在第十位。
反观民生银行的每股净收益率,非但没有增长,甚至下降了47.41%,全行业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郑州银行。
对于民生银行这样一家规模体量都排在行业前列的银行,要保持高增长高利润,纵然困难,但从股价、业绩表现上来看,却也着实让投资者感到失望。
民生银行这艘大船要转型,就必须痛下决心。2020年10月民生银行管理层换血,在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下,全新的民生银行必然要寻找全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整个银行业下行区间内,不能只依靠原有业务,需要多点开花。例如一直低迷的零售业务,民生银行能否凭借银行招牌从招行等零售大行中分一杯羹?
同时,新的管理层对于民生银行不断进行改革,敢于暴露出老问题,推倒重来,加快科技、零售等领域布局,民生银行业绩也能再上一层楼。
如今,在年报即将披露的关口上,民生银行的估值、市净率、市盈率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几乎都已经位于底部。相比于招商银行的1倍市净率,民生银行只有0.3倍,否极泰来,触底反弹,民生银行能否打出翻身仗,2023财年是关键年。
同样为民生系的民生证券能够溢价50%出售,民生银行的股价要想有这样的好表现,还需要痛下决心进一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