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国有大行、股份行大额存单年利率跌破3%之际,民营银行纷纷逆流而上,利率普遍高于3%,甚至民营银行“一哥”微众银行5年期存单利率达4.125%。而民营银行高利率大额存单的背后是其先天不足的吸储能力。
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逆势而上”。
6月20日,据老虎财经发现,多家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在3%以上,更有甚者超4%。这与部分国有大行以及股份行大额存单年利率跌破3%形成鲜明对比。
(资料图片)
民营银行之所以定高利率大额存单的背后是其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行等传统银行而言,在吸储方面处于弱势,而大额存单年利率处于高位是吸引客户的手段之一。
微众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超4%
高利率大额存单成为民营银行争夺存款的“主战场”。
6月20日,老虎财经注意到,多家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在3%以上。比如新网银行、百信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分别为3.85%、3.7%,网商银行3年期的大额存单年利率则是3%。
其中最为惹眼的莫过于微众银行。据公司人工客服表示,存期3年年利率为3.35%,而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年化利率高达4.125%。
在如此之高的利率下,微众银行大额存单成为“香饽饽”。据媒体报道,当前新发行存单额度已售罄,需要排队预约,而且要等其他客户转出才能买到,等待时间无法确定。
而即便是利率低于微众银行的其他民营银行的大额存单同样是投资者“追捧”的对象。以蓝海银行为例,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45%,同样显示“售罄”的字样。
对比之下,部分国有大行、股份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告别3.0%时代。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大额存单存期3年的年利率为2.9%,建设银行大额存单最高利率同样是2.9%。
股份行也无例外,招商银行3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不足3%;民生银行最长两年期限的大额存单产品年化利率则为2.6%;而光大银行1年期、2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18%以及2.68%。不过,两款3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年化收益率均超3%。
国有行、股份行大额存单利率下降折射的是整个银行业存款利率下降。
6月8日,六大国有行纷纷表示,自当日起正式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下调幅度最大,均为15个基点。而去年9月,六大国有银行个人存款利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靠高利率解存款忧虑
显然,微众银行成为一众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中的“天花板”。
对于民营银行而言,大额存单是吸收存款的途径之一。毕竟无论是民营银行还是传统银行,存款虽是负债,但重要性不言而喻,存款的大幅增长为资产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不仅靠大额存单,微众银行2018年推出的“智能存款+”也曾经是吸储“利器”。据悉,这款产品最高年化利率可达4.5%。
在这一年,公司的吸收存款金额从2017年的仅53.36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1547.86亿元。资产总额也随之从2017年的817亿元暴增至2018年的2200亿元。不过,直至同年年末,上述产品被停售。
自此,微众银行的负债端资金来源已从同业机构转换至吸收存款。吸收存款从2019年的2371.6亿元步步增至2022年的3569亿元;吸收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2019-2022年分别为86.20%、80.77%、73.69%以及81.59%。
而先前微众银行依赖的同业负债自2017年后开始走下坡路,从2017年的452亿下滑至2019年的162.8亿元。随后同业负债从2020年的324亿元增至523.55亿元后,截至2022年末,再度降至342亿元。再看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从2017年的超60%滑落至2022年的仅7.82%。
此外,微众银行贷款总额也从2017年的不足500亿元逐渐增至2022年的3369.97亿元。
负债端的“解放”也带动微众银行资产规模大踏步向前,从2018年的2200亿元跨越至2022年的4738.6亿元,其中2022年资产规模在19家民营银行中排名第一,比位居第二的网商银行多出超320亿,比第三名的众邦银行更是多出超3600亿。
存款狂飙不仅提升微众的资产规模,还间接带动业绩。
在营收方面,微众银行从2017年的67.5亿元激增至2022年的353.64亿元,其中2022年的营收就占19家民营银行收入总和的44%。
净利润更是“一骑绝尘”。自2016年扭亏为盈以来,净利润显露锋芒,从2016年的4亿元年年增至2022年的89.37亿元,其中2022年的净利润比其余18家民营银行的利润总和还要多。
存款,民营银行的“命门”
民营银行大额存单高利率的背后归根结底在于吸储压力。
相较于传统银行,民营银行面临一定的吸储难题。受困于线下网点的短缺,民营银行拉存款仅能依靠同业负债和互联网,而同业负债的利息成本一般高于吸收存款成本,这也意味着若倚重同业负债,民营银行的负债成本将更高。
比如网商银行较为依赖同业负债,同业负债从2018年的354亿元节节攀升至2021年的超1680亿元,随后2022年下降至898.4亿元;反观公司的负债总额从2018年的超900亿元节节攀升至2022年的4195.9亿元。
不仅如此,去年年初落地的互联网新规要求银行不能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存等业务。简单来讲,民营银行吸收存款的渠道受限。
监管重压下,民营银行存款承压。2022年部分民营银行存款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同比下降之势。
例如华瑞银行截至2022年末存款总额为254.96亿元,同比下降14.45%,成为19家民营银行中存款“流失”幅度最大的银行。
这并非个例,截至2022年末,亿联银行存款余额为303.96亿元,同比下降12.23%;三湘银行存款余额同比下降5.77%至415.3亿元;振兴银行存款余额同比微降1.87%至203.5亿元。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存款成为民营银行重中之重,大额存单正是民营银行“吸储”的途径之一,而提高利率也有利于民营银行吸引客户。
除大额存单外,丰富存款产品也是手段之一。众邦银行面向新手用户推出一款7天通知存款产品,存入不低于5万元本金,除1.45%存款利率外,还可获得3%利息奖励,实际存款利率可达4.45%。
显然,“高息揽储”仍是民营银行吸储的惯用手段,而高息揽储需要高收益率资产去支撑,否则会面临收入覆盖不了成本的“困局”,这同时也高度考验民营银行的经营能力。
责任编辑 |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