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刘润 主笔 / 二蔓 责编 / 李桑
(相关资料图)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943篇原创文章
巨额罚款
昨晚(7月7日),证监会官网发出的一则公告,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
同时,公告还表示,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
天啊!这可是71.23亿!这么大一笔钱,蚂蚁认吗?
随后,蚂蚁集团迅速做出回应: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再然后,受罚款消息落地影响,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拉升涨超3%。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蚂蚁怎么又被罚了?71.23亿啊,普通人几十辈子都赚不来的钱,怎么说罚就罚?这个“相互宝”又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被关停?明明是重罚,怎么股票反而还上涨了?重罚之后,阿里和蚂蚁的未来会怎样?这到底算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我帮你梳理一下。
这件事,可能还得从“金融”开始说起。
存贷利差
我从2014年开始做战略咨询顾问,服务的客户大概有20%都是金融机构,去过的金融机构估计有上百家。所以,我也有幸给很多银行和保险公司讲过课,做过深入交流。而在大量的深入接触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一直以来,金融机构都面临着一个特别大的挑战,那就是:效率太低了。
什么叫效率太低了?
就拿银行来举例。什么样的银行,才能算是一家高效率的银行呢?看银行的投资回报率吗?看银行挣了多少利润吗?看银行的毛利率吗?
都不是。
银行的存在价值,是支撑实体经济。
但反过来说,银行帮助实体经济,是有成本的。
这个成本的大小,就是衡量一家银行效率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在银行业里有个专业名词,叫做:存贷利差。
存贷利差,就是一年期贷款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
比如,2020年建设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4.35%。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0%。那么,存贷利差就是4.35%-1.50%=2.85%。
这个2.85%,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银行承担着非常了不起的工作,贷款给企业帮助企业发展,从而支撑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这些帮助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2.85%。
意味着,银行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的责任,要有一大套流程来评估可以给哪些企业放贷,放多少,不能给哪些企业放贷,这中间又有多大的风险。但这些责任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2.85%。
理论上,这个成本越低,就代表银行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这个成本越高,就代表银行的盈利越大。
那么,2.85%这个数字,算高还是低?
高了。太高了。同年全球的存贷利差,大约只在1%左右。
银行业帮助实体经济的成本,太高了。效率,太低了。
而在银行之外,金融业中另一个重要的行业:保险,也在被这种低效困扰。
赔付率
银行业,是来帮助企业融资发展的。而保险业,是来帮助个人度过难关的。
一个人遭遇一场巨大意外的概率,其实非常小。但是,万一遭遇了,就要面临巨大的损失。
那怎么办呢?保险公司说,现在,我设计了一套方案,每个人只需要交给我一笔很少的钱。如果你们以后遭遇了巨大意外,我就赔给你一笔巨额的钱。但是如果你没遇上,这个钱我也不还给你了,就当是给我的辛苦费吧。
你可能发现了,保险行业的本质,也是在管理风险。
简单来说,就是把发生概率特别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影响的风险,找一群人平摊掉。
但是,这种风险管理,也是有成本的。
比如,保险公司要租办公室,要养一大批保险推销员,要交水电费,要核实对方是真的遭遇了意外还是骗保,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还不算上保险公司自己要赚取的利润。
所以,和银行一样,保险公司是社会的帮手,但也是社会的成本。
这个成本,在保险业里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赔付率。
什么是赔付率?假设,保险公司的一份保险收了100万元的保费,而赔付率是60%。那么,就有60万元赔付给了投保人。
理论上,赔付率越高,就代表保险公司的效率越高,投保人就更受益。赔付率越低,就代表着保险公司的效率越低,保险公司能赚到更多钱。
而到今天,很多保险公司的赔付率还不到50%。
这也就意味着,100万元的保费,赔付给投保人的费用,不到50万。
那么,这个数字,算高还是低?
低了。太低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的人要跑到香港去买保险。而巴菲特的公司,甚至能把赔付率做到了100%以上。
保险公司帮助个人和公司消化风险的成本,太高了。效率,太低了。
就像银行一样。
这就是一直以来,金融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那怎么办?就没有什么办法,来降低这些金融机构帮助社会的成本吗?
有。
大数据
有了互联网和大数据,就有办法用更低的成本,去判断谁更有信用,从而更好地管理风险。
这就是阿里在做的事情。
通过出行数据、交易数据、购买数据、关系数据等等各种各样的数据,阿里就可以给每个人做全维度画像,来评估谁的信用更高,风险更低。
也就是,芝麻信用分。
有了芝麻信用分,我们就能知道谁更有意愿和能力还钱,谁借了钱就有很大可能还不上,甚至压根不愿意还。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机器完成的,没有人工介入。
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这种降低成本的办法,也被阿里同样地用在了一种类似于保险的产品上。
也就是,相互宝。
相互宝
什么是相互宝?
芝麻信用650分以上的会员,可以加入相互宝,获得100多种大病的保障。而相互宝从中收取10%的管理费,剩下90%的钱全部赔付给需要被帮助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相互宝的赔付率,能达到90%。
这就已经高过很多保险公司了。
所以,阿里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建立起一套信用体系,来降低金融产品帮助社会的成本。
可是,大数据总不能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吧?金融体系总不能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吧?一旦没有做好,很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隐私风险,金融风险,甚至社会风险。那,总得有人来管吧?
当然。监管,是必须的。
只有监管,才能预防这些隐私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
于是,2020年10月26日,蚂蚁集团在发行价、挂牌时间都公布的情况下,在上市前3天,突然被叫停。
叫停上市
为什么?为什么突然叫停?怎么叫停的?凭什么突然叫停?
当时上交所的公告也说得很清楚:是因为新规。
什么新规?就是由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这个新规里,有三点非常关键。
第一点: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这就意味着,蚂蚁的盈利能力,可能会,甚至大概率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好吧。“比例”低一点就低一点。那我能不能通过扩大本金的方法,来增加收益总额呢?
第二点: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
这下,出资比率设了最低限,资金杠杆设了最高限。两条线一划,蚂蚁的收益总额,立刻就没有想象空间了。
那...好吧。设了就设了。那我能不能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突破这两条线呢?
你向我借1万元钱,年息10%。这是一笔债务。如果我把这1万元的债务,通过 ABS(资产支持型证券)的方式,用3%的价格卖掉呢?买的人拿7%的利息,但连同风险一起买走。而我,回笼了资金。
这时,我的自有资金,就从1万元,涨到了1.03万元。我拿这1.03万元放贷,然后再把债务卖掉,自有资金就滚到1.06万元。如此循环。有些小贷公司,只有10亿净资产,用这种办法,贷出上千亿的生意。
第三点: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行了。别动歪脑筋了。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我最多让你转4圈。10亿的净资产,最多只能放出40亿左右的贷款。
新规一来,监管环境一变,蚂蚁的盈利能力,大幅受挫。
这不是要把蚂蚁给打死吗?
可能还真不是。监管,当然是必须的。但监管不是为了完全杀死这种对低成本的创新和尝试。
那是要干嘛?
是要你整改。
整改之路
于是,阿里和蚂蚁,开始走上了一条漫长而又痛苦的整改之路。
具体完整的整改细节,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从这几年来时不时冒出的重大消息里,你也能窥见这一路走来的煎熬。
2020年12月26日,金融管理部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约谈了蚂蚁,并提出了5点整改要求。
1、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
2、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3、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
4、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
5、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2021年4月12日,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并提出了4个方面的问题。
1、此次四部委再次联合约谈,主要是要求蚂蚁集团须正视金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标监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确保实现依法经营、守正创新、健康发展。
2、整改内容主要包括支付业务、个人征信、金控公司申设、金融产品杠杆和余额宝五大领域。
3、金融管理部门将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4、中国愿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保等方面的合作,加强监管协调,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2021年6月,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
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
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银保监会要求蚂蚁集团采取有效方式,保证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服务时能够充分了解信贷服务提供者的名称,避免引起品牌混同。
在这之后,2023年1月,经过了数轮的公告,蚂蚁的消金增资方案,终于获批。
根据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的《关于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显示,蚂蚁消金把注册资本从80亿元增加到了185亿元。股东数量也变成了12家。
一步一步,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那么,这么一路改下来,“效果”怎么样呢?
靴子落地
目前来看,还算不错。
证监会的公告也指出,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经完成整改了。
蚂蚁也回应,从2020年11月开始的监管整改,暂时告一段落了。
“相互宝”这样的类似于众筹的,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金融,算是基本结束了。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认知,用71.23亿换回来了。
就连市场也认为,这是靴子落地,利空出尽。
这才有了“受罚反而涨股价”的离奇现象。
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蚂蚁这是要重新上市了呀。
那么,蚂蚁真的会重新上市吗?
重新上市
我想,不会。
最起码这两年不会。
蚂蚁集团在稍晚一些从官网发出的《关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里提到,
在现有4名独立董事基础上再引入第5名独立董事,实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
蚂蚁集团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与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的隔离。
蚂蚁集团主要股东投票权发生变化,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到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马云不再是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蚂蚁集团无实际控制人。
而根据证监会目前的相关规定,在主板上市,需要实控人三年内不得变更。
这也就意味着,蚂蚁集团的上市进程,将至少再被推迟两年。
这事,暂告一段落。
也只是暂告一段落。
后继影响
这次被罚的,不仅仅是蚂蚁,还有腾讯的财付通。对腾讯集团旗下机构财付通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近30亿元。
那么,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被罚71.23亿,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到底算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还不确切知道。看后面的发展吧。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至少可以判断,这大概率能称得上是一件“里程碑”事件。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至少清楚了,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一碰就要严惩。哪些要严惩,怎么严惩,都有典型了。
对金融行业来说,至少清楚了,金融体系要回归到严谨的模式里来了。风险,才是最大导向。
对数字经济来说,至少清楚了,我们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件好事。
但我希望,对你来说,它是。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