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6日讯(记者 吴旭光)作为中芯国际、联华电子等公司的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供应商,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亦精微”)正在冲刺科创板。
此次IPO,晶亦精微计划将募得的资金主要用于扩产,公司拟募集资金16亿元,投资于“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高端半导体装备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图片)
然而,在晶亦精微业绩实现“三连跳”的背后,是其大客户依赖、股权高度集中、五起专利侵权案缠身等问题犹存,此番晶亦精微能否得偿所愿,顺利通过IPO,时间将会揭晓答案。
业绩三连增,警惕大客户“依赖症”
晶亦精微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不到一年。
晶亦精微前身为精微有限,成立于2019年9月,于2022年8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四十五所、电科装备、电科投资、烁科精微分别持有晶亦精微33.84%、30.04%、9.01%和9.01%股份。四十五所是中国电科集团旗下的事业单位,电科装备和电科投资为中国电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四十五所与烁科精微合伙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中国电科集团合计控制晶亦精微81.90%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自公司成立以来,晶亦精微一直致力于CMP设备的研发、产业化及技术创新等。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8英寸CMP设备、12英寸CMP设备和6/8英寸兼容CMP设备等。
据招股书披露,晶亦精微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9984.21万元、2.2亿元和5.06亿元;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560.18万元、1156.21万元和1.27亿元,业绩实现稳增长。
从产品收入结构来看,报告期内,CMP设备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9.07%、97.57%和97.38%,且毛利率分别为35.56%、51.22%、50.04%,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配件及技术服务营收占比较小。
由此也可以看出,晶亦精微面临的产品结构单一风险较大,如果CMP设备下游市场需求萎缩,会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华芯金通半导体智库创始人吴全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整个半导体的景气度有所下滑,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有一定的下降。“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在2021年和2022年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预计2023年将出现下降的情况。”
目前晶亦精微与境内外下游知名集成电路厂商,包括中芯国际、境内客户 A、世界先进、联华电子等建立了业务关系,但存在客户集中度偏高的问题。
报告期内,晶亦精微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00%、99.23%和88.21%。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查询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列举的其同行业可比公司华海清科、2020和2021年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值为70.32%,远低于晶亦精微同期99.61%的比例。晶亦精微客户集中度在国内同行业中较高,因此,要想降低客户集中度,公司还需要有很多市场拓展工作要做。
晶亦精微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会导致公司在商业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且公司的经营业绩与下游半导体厂商的资本支出密切相关,客户自身经营状况变化也可能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不仅如此,晶亦精微还存在着对单一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报告期内,公司为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提供8英寸CMP设备产品,向中芯国际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106.00万元、6376.17万元和2.52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17%、33.29%和49.74%。中芯国际也因此稳居公司前二大客户之位。
由于过度依赖中芯国际,相应的“后遗症”也已经开始显现,在回款方面,晶亦精微受到不小影响。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中芯国际的应收账款分别为2202.37万元、788.97万元和1076.33万元,占其对中芯国际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3.21%、29.54%、16.67%,对应坏账准备分别为110.12万元、39.45万元和53.8万元。
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称,2020年度,公司存在向中芯国际销售金额超过公司当年销售总额50%的情形,主要系公司所处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随着公司积极开拓客源、以及产品陆续完成下游客户产线验证,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不存在向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超过50%的情形。
五起专利侵权案缠身,其中2项为被告
晶亦精微目前还面临着事关其核心产品CMP 设备知识产权相关的5 项未决诉讼,其中 2 项为被告。与其对簿公堂的是杭州众硅。
值得关注的是,杭州众硅由四十五所原CMP事业部负责人顾海洋从四十五所离职后创办,杭州众硅的主营业务亦为CMP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是晶亦精微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其中,涉及晶亦精微为被告的2项未决诉讼案件为,原告杭州众硅就被告晶亦精微侵犯原告拥有的“ ZL201910842708.4”专利权利、“ ZL201910722298.X”专利权利提起诉讼,请求被告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相关产品并销毁库存产品,停止使用专利方法;赔偿损失累计2000万元;承担全部诉讼费用,2021年11月29日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立案,目前处于一审阶段。
闯关IPO期间涉专利侵权纠纷,是否对企业上市进程带来影响,是市场及监管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更何况,上述专利与公司主营业务的CMP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作为被告的2起知识产权相关诉讼尚未结案,相关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也致电晶亦精微证券部,其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IPO申报静默期,后续具体情况以公司发布的公告为准。
《科创板日报》注意到,近年来IPO公司涉专利侵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诸如,金力股份、诚瑞光学等公司在闯关IPO途中均涉及专利侵权纠纷。其中,5月22日,国内电池隔膜龙头企业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恩捷、珠海恩捷就金力股份及相关方侵害公司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分别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方金力股份正在谋求科创板IPO,目前由于财报更新正处于中止状态。
诚瑞光学同样涉及专利侵权纠纷,案由是舜宇光学曾发布公告称,对诚瑞光学、瑞泰光学等5家公司,就侵犯舜宇光学的若干知识产权展开了17项诉讼程序,并在2022年8月22日和9月8日获法院正式受理。
紧接着12月16日,诚瑞光学控股股东瑞声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已决定推迟拟分拆诚瑞光学及独立上市计划。诚瑞光学也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申请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
嘉维律师事务所区域合伙人孙少峰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利侵权诉讼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IPO进程,不过具体情况还是要看诉讼事项的严重程度,是否重创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如果该部分专利为公司贡献营收占比较大,影响了公司未来业绩成长性,并且性质较为恶劣,不排除成为公司IPO申请进程中的‘拦路虎’。”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