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当地有名的小吃均以这座城市“冠名”,譬如无锡小笼包、无锡排骨、无锡船菜。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更是孕育出了这片水乡秀丽的自然风光,从太湖到蠡湖,从拈花湾到鼋头渚,无锡风景四季变换,令人流连忘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与软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的,是无锡的硬实力。在制造业领域,这座看似温婉的城市展露出硬核的一面。仅是今年全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无锡就有25家企业入围,近乎占到江苏全省的“半壁江山”。
近几年,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实力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2021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170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据相关产业人介绍,其实在早期(上世纪70、80年代),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就已在全国数一数二。我国首条成套集成电路引进线正是1978年由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建设。
后来,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几经合并更名,从“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华晶”到如今的“华润微电子”。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的发展历程,正如近二十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虽几经沉浮,却依旧稳居全国第一梯队。这些也都是这座城市“硬核”制造业的缩影。
无锡为何能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独树一帜”?
在探访当地的集成电路产业、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这座城市的产业生态和产业人精神始终令我印象深刻。
一座城的发展离不开过往的积累,产业也是如此。采访时,无锡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陈立明曾与我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各个环节都有,能形成一个小而美的循环。现在的企业规模都不是特别巨大,但因为这么多年的历史积累,在产业(不同)环节上,都有一个细分的、相互交互形成的产业生态,这在全国可能是少有的。无锡在产业融合度和产业生态环境应该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城市。”
在采访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朋微)董事长张立新时,陈立明坐在我同侧,一同倾听着无锡集成电路早期的产业故事以及芯朋微的发展历程。对于当地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协会关心,对于集成电路产业故事,每一位产业人也关心。
无锡不仅是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之一,也是集成电路产业人的集聚地,许多产业人在此“耕耘”多年。
采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翁明明时,我偶然间看到在他的案头上堆满了各种集成电路相关的书籍,其中不乏其他城市集成电路发展的书籍。“我相信未来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会更好、更高质量地发展,肯定还会有这样的传承,走向更高的一个台阶。”他说道。采访中,不少产业人均提及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中人才、技术的传承,以及产业文化的传承。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科芯副总经理明雪飞还与我提及,“无锡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它不像一线城市,作为二线城市,相对来说用人成本、生活成本都比较低一些。劣势在于这里可能不像一线城市人均薪酬那么高,优势是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无锡房价相对周边城市比较友好,所以挺适合很多人在这儿长时间、很安心地去做一件事情。”
“不浮躁”是明雪飞对无锡孵化出的一些集成电路企业氛围的感受。“扎实”“务实”“稳步前进”也是不少产业人对近10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深刻体会。“务实”“芯”火相传的产业人精神是无锡集成电路产业氛围的浓厚底蕴,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也为无锡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与融合带来了更多机遇。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