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微众银行发布的《服务业小型市场主体普惠金融需求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小型市场主体经营有所转差,较密切接触的经营业态恶化稍显严重,但小型市场主体在不利局面下依然呈现较强的韧性和稳定度。
同时,样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比例持续上升,经营主体“想贷”和“敢贷”比例高,也较为容易“贷到”,“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据了解,此次调研覆盖全国11个省(直辖市)的2733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来自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小型市场主体较为集中的服务行业。
(资料图片)
压力之下显韧性
《报告》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内外部环境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大,尤其是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经营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结合受访样本对经营情况自主评分数据,较之疫情前的2019年,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至2022年,经营自评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受两轮疫情的冲击较为明显,批发和零售业受影响适中,部分行业受影响较小,例如作为对比的信息相关行业。
尽管如此,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小型市场主体依然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稳定度。《报告》显示,68.7%的受访小型市场主体表示,未来经营将维持目前规模,另有20.9%的小型市场主体选择扩张,计划收缩、关闭或转行的经营主体占比较低。而在选择维持目前经营规模的经营主体中,有超七成的主体在疫情前便有此计划,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更改计划。
此外,过去三年小型市场主体采取了线上化转型的经营策略来应对疫情,这让他们在后疫情时代也有了较大发展空间——疫情后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小型市场主体增加了线上业务比重,63.0%的样本小微企业和45.0%的样本个体工商户表示,未来会在经营中提高线上化比重。
四点建议助力小型市场主体
在上述经营挑战之下,小型市场主体资金需求的比例持续上升。《报告》显示,“想贷”和“敢贷”比例高,并且相对容易“贷到”。这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型市场主体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
调研发现,小型市场主体对贷款条件的需求,主要包括线上申请、无抵押担保、周期适中、随借随还等。其中,受访者均对随借随还和无抵押信用贷款表达了强烈需求。
《报告》还显示,贷款核出成功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会使用贷款额度弥补资金缺口。在核出额度的受访者中,核出额度使用率高达88.7%,这也进一步说明贷款对他们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针对小型市场主体的发展,《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增强政策平稳性和可预期性,有助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经营策略;二是贷款产品的设计应明确自身客群定位和偏好,综合考虑线上与线下申请的特点与优劣,设计合适的贷款申请方式,此外还需关注“随借随还”“无抵押担保”类产品的设计;三是金融机构、政府、其他组织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帮助小型市场主体逐步形成资金规划意识;四是建议政府继续鼓励小型市场主体持续提升线上化经营能力,拓展多元收入渠道。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