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8日讯(见习记者 田雨阳)最近,“特种兵式旅游”火了。在各个社交媒体上,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纷纷晒出自己“特种兵式”的旅游经历,有人为了看泰山日出,不远千里赶到山东泰安连夜爬山;有人周五下午从牡丹江转车哈尔滨到北京,周日晚上赶回学校。
(资料图片)
“大学生挑战24小时逛吃长沙”“主打的就是一个极限”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也有网友不解“这些地方是只让你来一次吗?”为了解这一现象,浙江在线记者对话多位已经体验过“特种兵式旅游”的大学生,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一天25公里也不累 “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
“北固山去啦,满眼风光的北固楼登啦,英国领事馆旧址去啦,西津渡逛啦,金山也去啦。”趁着清明假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田雨灵(非记者亲姐妹,纯属采访奇遇)和同学到江苏镇江游玩,体验了一把“特种兵式旅游”。清明节当天,田雨灵和同学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9点左右到达镇江。
一下车,她们便直奔北固山,爬北固楼,登高眺远,下午打卡镇江博物馆、英国领事馆旧址、镇江商会旧址、西津渡、金山公园、芙蓉楼、江天禅寺等景点。“出发时目标是2万步,结果到下午发现已经超了,晚上到学校看手机发现走了3万多步,25公里。”
田雨灵的运动记录 受访者供图
除了欣赏风景,田雨灵还品尝了很多镇江小吃:锅盖面、茉莉花味酸奶、芝士蛋黄肉松馅的超大烧麦、青团、烤鸭、炸串、地瓜条、热干面、菠萝、牛肉饼,“当时就觉得为什么我只有一个胃,每一种我都想尝一尝。”镇江的美食让田雨灵念念不忘。“饭饱酒足”之后,田雨灵和同学赶到镇江车站,九点多回到南京,“非常充实的一天,也不觉得累。”
实际上,这次的镇江行还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出发的前一天晚上12点,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镇江旅游攻略,看到镇江有《次北固山下》名篇里的北固山,还有白娘子水漫金山的金山寺,被这些景点的历史氛围感所打动,田雨灵叫上同学,说去就去,当即做好攻略并买好车票。
来到南京之前,田雨灵一直在四川长大、学习,她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疫情影响近几年没有出去旅游过。“现在觉得应该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还是学生又有时间,来一座城市不能只读书,要感受它的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有了这一次的镇江游经验,田雨灵已经开始规划以后的出游行程,“打算去滁州,那里有《醉翁亭记》里的琅琊山,还打算去扬州看看大运河,去上海感受大都市的繁华,去杭州看看西湖。”
两天暴走10个景点 “出来玩必须有效率”
在圣·索菲亚教堂前拍照,逛道里菜市场,逛中央大街上的小店,看松花江边的打铁花秀,在松花江铁路大桥上走走,体验东北的洗浴文化……这是吉林外国语大学大三学生阮红意第一次在长春以外的东北城市旅行。
上周五,她和朋友踏上去哈尔滨的火车,“长春到哈尔滨坐高铁一个小时多点,但是我们比较节约,选了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下午四点到哈尔滨,来不及到酒店放行李,她们马不停蹄地到中央大街一家俄餐店吃晚饭,一直逛到晚上10点。
周六、周日早上7点的闹钟一响,她们迅速洗漱、吃饭,紧锣密鼓地按照规划游玩:去哈药六厂老厂房、道外风情街、中华巴洛克等10个景点。“出来玩必须有效率,就觉得不管哪个景点,尤其是那种免费的景点,一定得打卡拍照。”她们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尽可能地多逛逛。阮红意所在的班级周日晚上6点会开班会,为了赶上班会,她和朋友周日下午1点半从哈尔滨西出发,4点多到达长春站,“终于没迟到,赶上班会了。”她舒了一口气。
在返程的火车上,还发生了很多趣事。她们遇到了同一个列车员,“因为去哈尔滨的时候他介绍了很多地方,返程又碰到我们他就问我们玩得怎么样、吃得好不好,感觉很亲切。”不止和列车员有缘,一路上阮红意还有意外收获:认识了一位同校的湖北老乡,“当时我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聊学校的事情,后来发现前后左右的人都是一个学校的,就很惊喜。”
阮红意的车票 受访者供图
与时间赛跑 “第一班地铁还没开我就先到了”
在湖北黄石读书的小汪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摄武汉城市风光,上周五晚上8点,他坐上前往武汉的火车。第二天早上6点,他带着相机到地铁站准备去拍黄鹤楼,“当时地铁口还没开门。”拍完黄鹤楼,他带着相机,继续寻找机位拍鹦鹉洲、长江大桥、归元寺、东湖沙滩、二七长江大桥、凌波门、江汉路等武汉代表性建筑。
和阮红意一样,小汪是一名大三学生,前几天他和女朋友商量好这周五去北京。“我们晚上九点从郑州出发,第二天五点多到北京,正好去天安门看看升国旗。”因为都是第一次去北京,他们还打算去鼓楼、地坛公园、天坛、故宫等景点打卡。汤文宇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最近经常刷到“特种兵式旅游”的视频,“觉得很帅,想去试试,到时候也发个视频。”
汤文宇和女朋友的北京一日游周六结束,“晚上返程,周日早上到郑州还能喝上胡辣汤。”汤文宇表示,自己和女朋友觉得住宿太贵了,在火车上过夜,既能省下房费,又能够多一份特殊的体验。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他们还打算去长沙的橘子洲看看。
汤文宇的车票 受访者供图
专家观点:短视频、社交媒体影响下的“性价比”之选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研究员马世罕近日也关注到了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这一现象。“最近流行的出游方式可能出于最简单的心理:希望以最小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最多的东西。”马世罕说。
此外,马世罕认为,不同于中年人悠哉悠哉的慢旅行,原本精力充沛的大学生或许就天生适应这种满满当当的行程,“有些人觉得出游应该更像是度假式的,应该更休闲,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看待年轻人暴走式旅行好像是挺难以理解。”马世罕认为,这种“特种兵式旅游”或许就是年轻人的出游方式,“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疯玩’的。”
那么,一天去N个景点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有意义吗?马世罕解释,其实每种景点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大学生的这种旅游类似于近年流行的City Walk,“城市中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小的打卡点,这些景点其实并不需要停留,快速浏览下全貌就够了。”如果是有文化底蕴的、需要细细品味的景点,他们也不会选择浅尝辄止的方式。他还分析,“特种兵式旅游”与短视频的流行以及社交媒体炫耀式的展示也分不开。“一个十几秒的视频最好是有很多转场,内容也需要更加丰富,如果一天慢悠悠地旅行就不如一天去十几个景点有吸引力。”为了积累视频素材,需要去打卡更多的地方。
对于日益火爆的“特种兵式旅游”,马世罕认为这一现象是旅游市场的一个机会,如何选取适当的景点推出“打包式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以及年轻人出游的“集邮心理”,是坐拥丰富旅游资源的杭州乃至浙江可以探索的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