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7日讯(记者 林坚)时隔近一年后,证券业再度喜提“降准大礼包”。
(资料图片)
4月7日,中国结算发布消息称,在2022年4月已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的基础上,拟正式启动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差异化调降工作,本次实现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缴纳比例由16%平均降至15%左右。
图为中国结算官网发布本次调降公告
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调降被视为证券业“定向降准”,将有助于鼓励结算参与人及客户尽早完成资金交收,放松券商资金限制,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综合财联社记者采访多位非银分析师的结果,本次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有望释放不高于200亿元的流动资金,而2022年4月启动的调整释放约394亿元资金,两轮调降合计释放流动资金约在600亿元。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告诉记者,“结算备付金是指监管要求券商按照上月客户资金交易情况存入银行对应规模的结算备付金。最低结算备付金限额=上月证券买入金额/上月交易日历天数×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截止2022Q3上市券商结算备付金规模4110亿元,此次下调备付金率,预计为行业释放不高于200亿元的流动资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22年4月的调降,本次调降1%所带来的影响有限,更多是释放了积极政策信号。华北地区非银首席分析师告诉记者,“调降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只有1%,虽然降低资金成本,但总体对于券商影响并不明显,长远来看,有助于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预计需要2个月准备时间
何为证券结算备付金?据记者了解,是指结算参与人在其资金交收账户内存放的用于完成资金交收的资金。中国结算会设定一个最低备付,并逐月调整(每月的前三个交收日内)。中国结算会根据A股结算参与人上月各证券品种日均买入金额和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算该参与人结算备付金的最低备付。最低备付可用于完成交收,但不能划出。
中国结算本次拟启动的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差异化调降工作,具体为根据结算参与人的资金收付时点设定不同的缴纳比例,其中结算参与人可自即日起,就托管业务向中国结算自主申报选择适用差异化或固定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收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的调整主要是货银对付(DVP)改革的配套措施。2022年1月,证监会与中国结算启动货银对付改革,彼时就《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结算规则等规章制度公开征求意见。而在2004年时,中国结算曾以通知形式发布最早的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2008年《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到了2019年12月,首次修订的《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版)》正式实施,彼时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的收取比例由20%降到18%。
整体来看,随着资本市场货银对付改革,结算最低备付金比例调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券商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场参与主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将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形成助力。
中国结算表示,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将积极稳妥组织全市场开展相关准备工作,预计需要2个月准备时间,正式实施时间将另行通知。
提振券商经纪业务景气度
首先要明确,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的调降对一般投资者并没有影响,其主要是有利于减少全市场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聚焦券商将如何具体受益,成为“定向降准”的广泛关注所在。目前来看,经纪业务实力强劲的券商或是最大受益者。近期,不少券商正陆续披露年报,可以看到,受市场波动、股基成交额处于低位等多重因素影响,券商2022年经纪业务收入普遍承压。如今积极信号释放下,券商有望提振信心。
根据Wind,A股沪深两市股票、基金交易量在2022年实现495.34万亿元,同比下降10.36%。如此市场压力下,目前已披露年报的23家上市券商也反映了行业的压力,其合计实现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约为779.3亿元,较同期下滑近两成。
尽管如此,经纪业务依然在2022年是券商“赚钱主力”,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约有八成券商去年该业务营业收入比重在两成以上,光大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业务占比更是超五成。此外,中原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券商经纪业务贡献度也较2021年有所提升。
截至目前,经纪业务排名靠前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经纪业务分别实现164.25亿元、109.52亿元和105.88亿元的收入。其次是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中泰证券、方正证券等。而经纪业务收入并不占优的券商有红塔证券、华林证券、国联证券、中原证券、东兴证券等。
(财联社记者 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