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2023年1月6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上回顾了2022年资本市场,并对2023年进行了展望。
回顾2022年资本市场,张晓燕认为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大挑战是持续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二大挑战是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两个国家都是全球供应链上重要的能源和粮食的供应商,冲突以后对全球的资源的价格产生了大幅影响;第三大挑战是多国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过去一年美国通胀率都在7%、8%左右,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胀不断的升息,升息提升了投资的价格,对经济的增长非常不利,中国也面临2%、3%的通胀,但没有美国那么严重。
在张晓燕看来,多种挑战下,世界各经济体GDP增长率有所放缓;资本市场方面,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和基金行业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对外开放、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三个方向进行了发力。
张晓燕表示,在注册制的建设方面,已经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当做非常重要的重点,各种各样的条件已经成熟,常态化的退市机制也在快速进行当中,希望资本市场能够吐故纳新,非常有效率地往前进。对外开放方面,过去几年进行了一系列试点,股票市场上开通了沪深港通、沪伦通,去年12月跟港股进行了交易日历的优化,交易标的的范围扩大;债券市场有债券通,国外的资本、投资者可以有渠道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推出,金融衍生品市场互换通即将开始运行。目前外资股票持股占比3.47%,债券市场占比是2.82%。
张晓燕还表示,去年一个很大进步是与外方的监管机构进行了合作,一个热点的讨论话题是中概股在美国的遭遇,去年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发了中概股的退市危机,很多公司想从国外的资本市场往回退,经过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双方的监管机构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以后,对中国企业在美上市释放出了一系列积极信号,因此我们期待将来在美的中概股可以不会受到他们监管的压制,两边的监管机构开始更有效的合作。
在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张晓燕表示,中国股票市场上有大量的散户,有一个行为上的偏差叫做过度交易,快进快出,追涨杀跌,这一系列都是剁手的行为。“为什么要吸引长期资本入市呢,因为资本市场要有高质量的发展,希望资本在那里待着,好好的用钱生钱,短期资本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没有那么大的好处。而去年出台的政策,银保监会、证监会持续出台了个人养老金相关的支持政策,社保和养老金都是长期的机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可以保证它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
在谈及2023年资本市场机遇时,张晓燕认为,有两大亮点,第一是零碳金融,我国有“双碳”目标,在全球的零碳运动中,我国也是积极参与者,2023年,零碳金融必然会成为发展重点。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一直在发展,同时,2013年以来,我国已有7个试点碳市场先后启动,不过,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月度成交量仍较小,发展空间巨大。
第二个亮点是数字经济。在她看来,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新的发展引擎,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步上升,但离第一梯队仍有一定差距,要发展数字经济,就必须谈数据,作为第五类生产要素,数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凸显,但数据的要素市场是市场化工具,目前发展得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