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饭可以乱吃,药也可以乱吃。但是,话不可以乱说,“市”也不可以乱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称:“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元,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引发了轩然大波。
孟晓苏后来回应说,他没有逼低收入家庭买房的意思,“疫情三年受损害最大的是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是他们。因此,现在仅说‘支持刚需购房’或者说‘大力支持购买第一套房’,就不太现实了。”他认为,需要鼓励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出钱购房,才能带动经济、就业与收入增长,也能让低收入群体受益。
逼是逼不出来的,鼓励也是鼓励不出来的。房市这个坑很大,不能病急乱投医。
01
新增存款是哪里来的?
持平而论,说孟晓苏是要“逼迫低收入家庭买房”,我觉得是有迎合民粹情绪的过度解读之嫌的。
孟晓苏应该没想那么多。站在万亿规模宏观的角度谈房市,哪能想到什么低收入、高收入的弯弯绕绕。其实,他的意思挺简单的,怎么挖的坑就怎么填。
去年房地产销售总额同比下降5万亿,不就是居民新增存款15万亿的三分之一吗?如果“原路返回”,自然云淡风轻。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孟晓苏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也谈不上多邪恶。在商言商,有立场也算正常。
后来他打补丁说的“鼓励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出钱购房”云云,反而有“胡不食肉糜”之嫌。孟董可能没注意到,这几年下来,“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可能比房地产销售额的下降幅度还大。居民存款数激增,并不是大家发财了,而是“钱罐子”减少了。
房市、股市不说也罢,连银行理财也不安稳,投资风险上升,叠加收入降低,风险承受力下降,居民投资收缩,现金流向储蓄。再加上消费的被动减少、主动减少,钱都流向了储蓄。
居民存款增长,并不是财富增量的蛋糕做大,而是投资和消费的被动收缩。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民生安全的底线,不管救什么市,都不能打这个钱的主意。
02
稳房市,不能作为缓解地方债务的手段
房市确实要稳,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应该有良好发展的政策环境。但是,现在能做的也仅限于此。何时复苏、复苏到何种程度,取决于经济形势,急不得。越是急于求成“拉动经济”,就越是容易走偏。
本轮房地产的大起大落,就是急于靠房地产拉动地方经济引起的。2012年棚改加速,房地产下沉到三线以下城市,不具备房地产发展条件的地方政府一哄而上,走向了借新还旧的死循环。制造了大量的资产泡沫,堆积在地方债务中。房地产拉动经济时有多爽,现在债务压力就有多大。
如果今天我们还指望强行启动房地产拉动经济,就会掉入相同的陷阱。更要不得的是把救房市,作为稳住地方债务风险的“技术处理”手段。真能强行“逼出”居民储蓄的不是房地产商,而是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式制造高通胀,货币贬值压力“挤出”现金储蓄,这个风险不能不防。
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40万亿地方债,再加60多万亿城投债,足足100万亿之巨,确实压力山大。如果这个压力向上传递,势必会传导到货币政策。
因此,财政部在城投债的处置问题上,坚持“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市场化处理,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有人把地方债务问题说得风轻云淡,讲什么“不可能爆雷,因为我们是无限责任政府”云云,这种论调真可以说是别有用心了。哪有什么政府可以承担无限责任的能力?中央的财政收入满打满算10万亿,如何承担“无限责任”?强调“无限责任”就是打货币政策主意的捧杀。
“债务焦虑”不能引起政策变形,稳房市不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正解。更不应该动用货币政策的大杀器去为地方债务兜底。印出来的钱不是钱,而是债务风险转嫁的工具,等于让居民储蓄为地方债埋单,系统性风险并不会被消除,反而会因此放大。
60多万亿的城投债是风险,40多万亿的房贷也是风险。如果后者的大规模爆雷,引发的后果会更严重。居民储蓄的被动增长一定程度上为40万房贷提供了缓冲。这些钱不能被强行“驱赶”到房市。不管制造高通胀的强行驱赶,还是“鼓励买房”的温柔引导,都不可取。
总之,稳房市应该着眼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让房地产回归真实的市场逻辑,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拉动经济”,更不是让老百姓给地方债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