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观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说欧洲现在之所以“不欧”是因为已经没有了战略自主,当下包括老欧洲在内的国家和组织头头,要么是年轻气盛不懂事,要么干脆就是美国人。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这个比喻还是很恰当的,毕竟默克尔被认为是欧洲最后一位政治家,其他人只能算过家家。
再往前算,欧洲的领导人那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有的甚至参加了一战、二战,这样的人物战略眼光就不一样,可惜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就像最近,欧洲有个认知很奇葩,和中国有关。
事情是这么回事,2022年我们国家天然气进口10925万吨,同比减少了1200万吨,此事被欧洲看做“拯救”,说去年由于俄罗斯对欧洲的供应冻结,天然气价格首先飙升至极端高度,然后暴跌再次。
如果我们的天然气需求在2022年没有下降,欧洲的能源安全将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另外,欧媒体分析,我们去年年中进口转卖天然气在全球销售了超过500万吨对欧洲也有帮助。
算上中国减少的进口规模,我国一共“贡献”了1700万吨,如今欧洲天然气价格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跌至每兆瓦时50欧元以下,半年前价格是300欧元,跌了八成以上。
鉴于去年经验教训,欧洲打算将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削减20%,距离最后期限还剩1个月。
能源这玩儿意,不是说削减就能避免损失的,去年欧洲为应对危机已经大几千亿欧元掏进去了,今年大概率仍是,而且价格上未来还会再涨的。
从源头上大调整不是一年能完成的,德国行动的快就是因为急,最主要还是有钱,像其他国家哪有钱大量建LNG接收站。
我们再回到问题上来,就是一个去年天然气进口下降的事儿被欧洲猜忌,说我们签了一大堆长期天然气供应合同,就有了长期的能源保障,以此可以减少对大宗商品市场的依赖。
欧洲媒体和部分政客认为我们在经济扩张中加大天然气进口就可以将部分大量投放到世界市场,再加上一些企业在欧洲设立交易团队,就能“控制”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卖到欧洲的天然气比正常价格要贵四倍,即便我们属于转售,价格也比美国便宜,对欧洲有好处。
可惜,没有人会这么傻,去年我们转售欧洲部分原因是特殊情况(自身经济放缓+欧洲急缺),那些卖家必然想的直接卖,何必要中间商。
短期应急可以,长期不可能,因此所谓的“掌控全球天然气”完全是臆测,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消费为王,哪个国家购买力强,话语权就会大,因此别人想掣肘我们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