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爆了,既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资料图】
听起来是不是很拗口啊?、
先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美联储8次加息450个基点,肯定会出点事情,这是“情理之中”;但想到这么晚才出事,这是意料之中。
2022年3月16日,美联储第一次加息,直到今年3月9日才出现第1颗重磅炸弹。
世界经济进入债务驱动模式,全球宏观杠杆率近300%。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地球人不吃不喝,干上近三年才能还清全部的债务。
对于一些债务人来说,根本没指望就把债全还了,而是寄希望于借新还旧。
这就需要一个极低的利率环境,至少能保证每年把利息还了。
但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通货膨胀率高企,促使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美国一加息,海外美元回流,大部分经济体都陷入紧缩状态。
事实上,去年以来就有很多债务人顶不住了!
斯里兰卡、加纳、巴基斯坦等国先后宣布破产或者债务违约。但以上情况还可以甩锅给疫情、战争或者自然灾害,毕竟火还没烧到美国本土。
美国本土是什么情况呢?
失业率跌至五十多年来的低位,在3.5%左右徘徊,接近充分就业。
高通胀率+低失业率,不就是经济过热的表现吗?
尽管炒楼专业户“黑石集团”在芬兰的物业遇到麻烦导致违约,但仍然可以归咎于疫情和战争。
但这次硅谷银行爆雷,就没地方甩锅了,人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美联储的“暴力加息”。
说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再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呢?
本轮加息之前,美国的利率起点很低,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为0~0.25%,接近于零利率;8次加息450个基点后,才达到4.5~4.75%,以时间为加权的平均利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高。
因此,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近一年,才爆了个大雷,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什么呢?
以往商业银行爆雷被挤提,是因为贷款坏账太多,或者购买了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但硅谷银行却栽在了“最安全”的美国国债上。
按照《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政府债权风险权重为零。美国正是经合组织成员国,理论上美国国债应该是零风险的,没想到却要了硅谷银行的命。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赚取存贷款息差,这就涉及“期限错配”。
资产端期限与负债端期限不匹配,即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期限错配”是个很致命的问题!
例如有的房企签发6个月期限的商票给供应商,把本来应该支付给供应商的现金拿去拍地。结果房子卖不掉,不能按时回款,集中爆雷。
对于银行来说,期限错配体现在“短存长贷”上!
从理论上讲,负债端的存款期限越短成本越低,活期存款利率低于定期存款,一年定存利率低于五年定存;资产端的贷款期限越长收益越高,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
因为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高,高利率就作为一种风险补偿。
将短期存款用于长期贷款,可以赚取长短期资金的差价,事实上银行就是这么干的。
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
为了对冲风险,银行设计出许多产品,例如房贷。
房贷一般都是二三十年期限,但借款人每个月都有还款,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而且银行比较注重零售业务,获得了很多低成本的活期储蓄资金。储蓄存款客户很分散,很难形成一致行动同时来取钱,银行比较容易做好资金管理。
而硅谷银行是一家“非典型性”银行,专业服务于风投基金与科技初创公司,没有零售业务,资金来源太过集中。
前几年美联储大放水时期,市场上资金泛滥,硅谷银行以0.25%的低存款利率,吸收了大量存款。
有了这么多钱怎么办?
大部分风投基金与初创公司都不需要贷款,因为钱都是它们存的。如果要用钱就直接取出来,何必让银行赚差价。
硅谷银行也不做房贷和车贷的零售业务,只好去买国债与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缩表周期,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少。
风投公司和科技初创公司,融不到资金就只能消耗以往的存款,导致硅谷银行存款快速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加息,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价格下跌,产生浮亏。如果继续持有到期,也不会发生实际损失。
但为了应付客户提款,硅谷银行只好卖出债券,浮亏变成了实际亏损。
当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引发市场恐慌,造成挤提,在48小时内宣布破产。
为什么这么快就顶不住了?
因为客户太过集中于一两个行业,形成了一个小圈子,有什么消息很快就能迅速传播。
这让人想起,前两年有一个明星被人爆出丑闻后,只是有气无力地做了一些辩解,还没来得及反击,立马就彻底凉了!
硅谷银行爆雷的危害要远远大于黑石违约!
银行是直接融资!储户把钱存到银行后,由银行决定借给谁或者购买什么产品,要以自身的名义承担全部风险。
而黑石集团是契约型私募股权基金,旗下每一只基金产品都是互相独立的,与公司之间也有防火墙。某只基金哪怕亏得再多,理论上风险也不会扩散。
出事总要有人背锅,那么谁应该负责任呢?
首先,美联储难辞其咎,很多人都说是美联储暴力加息导致三天倒闭两家银行。
其实,加息应对高通胀本身并不错,错就错在加息太晚。
2021年4月,美国通胀率就达到了4.2%,随后一路飙升到12月份的7%。而在这之前的10年,美国通胀率从未超过4%。
一直把2%作为长期通胀管理目标的美联储,在近一年时间内毫无动作,直到2022年3月,通胀率达到8.5%才开始加息。
此次高通胀有疫情导致生产、物流中断而供应不足的原因,并非完全的货币现象;但长期容忍这么高的CPI,让民众认为美联储没有治理通胀的决心,从而形成更高的通胀预期。
例如抢购商品推高物价;工会谈判要求增加工资,而增加的工资又会计入商品和服务成本,形成物价的螺旋式上升。
在进入加息周期后,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以及幅度,几乎都被高盛准确预测。
这说明货币政策相对公开透明,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美联储太按部就班了。
乱世用重典!特殊时期就要用特殊政策打破通胀预期,展现治理通胀的决心,就像前辈保罗·沃尔克那样。
美联储的软弱举动给了金融市场一些不好的暗示,以为通胀不可持续,所以不急着加息,进而影响到决策。
第二个背锅的是硅谷银行管理层。
虽然外界可以把破产的责任甩锅给美联储,说它“暴力”也好,“软弱”也好,但硅谷银行管理层的专业能力实在太糟糕,在资金运用上犯了致命错误。
根据2021年报,硅谷银行总资产才2120亿美元,债券资产组合总额却达到1280亿美元。
很多国家规定,商业银行单一行业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0%。
虽然债券风险小于贷款,但把超过总资产60%的资金购买债券,风险集中度也太高了。
这是管理层犯的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就是利率预测违背常识。
2020年3月,美联储降息15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只有0~0.25%,处于历史最低位。如果再降就是负利率了,没有继续降息的空间。
由于每年吸引大量年轻移民,美国的人口结构在发达经济体中比较合理,不会像日本那样陷入通货紧缩而实行负利率,因此日后加息的概率远远大于降息。
银行的高层和智囊们,似乎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
从2021年开始,在美国通货膨胀率直线上升的情况下,硅谷银行还买了很多期限长达5~10年、利率不到2%的债券。
如今在市场利率高达4.75%的情况下,这些债券浮亏近200亿美元,超过了162亿的所有者权益,硅谷银行已经资不抵债。
金融行业不缺人才,但越高学历似乎越容易犯常识性错误,就像某家大房企花1500万请来一位“首席经济学家”,最后还是爆雷了。
第三个背锅的是高盛集团。
为了赚取佣金,高盛建议硅谷银行卖掉一部分美债组合,然后再发行股票补充资本金。
发行股票就要披露各种数据,市场发现硅谷银行已经“资不抵债”了,造成挤提。
历史上好像很多次爆雷事件都和高盛有关,例如中航油事件、希腊债务危机。
然而,苍蝇不叮没缝的蛋,硅谷银行的高管完全没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吗?
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里·贝克尔,在1月31日卖出了价值110万美元的股票;2月份行使了股票期权,2月27日卖出,获利227万美元。首席财务官丹尼尔·贝克,也在破产前出售了价值57.5万美元的股票。
这说明高层也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但是没想到风险这么大。
债券投资失误说明“蠢”,偷卖股票说明“坏”,真是又蠢又坏!
硅谷银行事件会影响美联储的加息决策吗?
可能会拖慢加息进程,但左右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始终还是通胀率。
因为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粘性!如果贸然转变货币政策,民众的通胀预期容易复燃,将产生恶性通货膨胀。
两害相权取其轻!谁也不想成为土耳其或者津巴布韦,美元币值的稳定更符合美国长远利益。
美联储在进入加息周期前,也做好了要倒闭几家金融机构的思想准备,只不过没想到是这么一家很另类的银行。
硅谷银行的另类不但体现在没有零售业务,底层资产都是优质债券,而且同业往来也很少,其破产造成的心理恐慌远大于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