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美国4月大非农数据出来了,25.3万的新增就业,远超市场预期值的18万,把全球的经济学家按在地上转圈打脸。
而且,美国工资环比0.5%的大幅上涨,远超市场预期,失业率,更是下降至3.4%,创了自1969年以来的新低。
(资料图)
尤其是因为AI出现带来的硅谷裁员潮,也未让信息科技行业岗位流失,区域银行接连倒闭,金融就业仍然大幅增加,搞得美国一幅欣欣向荣的局面。
不过,在政事堂看来,美国的这些数据越好看,真实情况反而越糟糕,因为数据有着非常明显的人为操纵痕迹。
一方面,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美国的就业数据连续13个月超预期,不仅极其巧合,还创下来美国有史以来的记录。
另一方面,从今年以来,每个月会对上个月数据做向下修正,而且每次都会下降的更多,譬如本次修正的3月就业人数便是从23.6万跳水至16.5万,甚至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3万。
同样,这个修正的时间,也跟今年2月被推迟的国务卿布林肯与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德的三巨头访华,看起来非常的巧合。
因此,政事堂预测,美国4月就业数据也一定会再次修正下调。
对比今年国内同样超预期的一季度GDP数据和海关数据,大概就能够猜到,这就像中国每次准备跟中东国家谈判前发现超级油田,泽连斯基准备跟普京谈判前吹嘘自己有多少个美械旅一样,美国也是在靠数据优化,为谈判桌上堆筹码。
毕竟,继第一共和银行的倒下后,上周末,美国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两家区域银行也如约股价腰斩。
过去几十年,基本每次美元加息,吸引资本回流,无论引爆点是否在美国,随后垮的一大片都是新兴经济体的金融机构,这种美国人先爆的场面属实难见。
而回顾过去几年的大国博弈历史,也颇有点美国人自作自受的感觉。
一个是美国对华的贸易战,导致了中国产业链向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的大规模外迁,不仅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巨额的长期人民币投资,大幅提升了就业率,也让他们通过向美国出口赚取了大量的美元,大幅降低了贸易逆差。
一个是美国挑起的俄乌冲突,导致了俄罗斯为募集军费不计成本的扩产和甩卖大宗战略资源,不仅让非西方国家以远低于市场的成本价购买石油、天然气、煤炭与粮食,大幅压低了通胀,还不必向俄罗斯支付宝贵的美元,大幅降低了外汇与汇率风险。
诚然,美国在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重创了俄罗斯的全球地缘二把手地位,动摇了中国的全球产业链支柱地位,但也影响了依附于廉价能源供应(俄罗斯)和廉价制造业供应(中国)为根基的美元霸权地位。
于是,这一波加息浪潮之下,原本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向世界银行和IMF借钱,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受美国财团的混改剧本,变成了美国的地区银行率先垮了,争抢向美联储借钱,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受美国财团的混改。
所以,布林肯不仅最近疯狂的在公开场合放话,希望中国给予其“签证”,这几天还公开肯定了中方的“立场文件”,对中国斡旋乌克兰危机表示欢迎,搞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这些美国精英阶层和管理层不断被迫放软身段,调整措辞,甚至一次次的修改就业数据,不是他们突然变好,也不是他们对华遏制思路改变,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股东们快扛不住。
在美国投资人的视角,只要中国一天不松口,更多的美国银行股东和债权人将会“净身出户”。
在美国资本大鳄的视角,只要中国一天不松口,他们就只能刀口向内,没办法去海外收割。
而我们对三巨头访问的一拖再拖,就是在逼着他们背后的股东,再多给予一些明确且不可推翻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