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酒价与股价齐“崩”,珍酒压力山大
5月31日,儿童节前一天,刚刚上市不久的珍酒李渡在遵义举办了首场上市答谢会。出席活动的不仅有珍酒李渡的高管,还有各级经销商代表、遵义当地政府官员、就连茅台集团前任董事长李保芳也罕见现身,他表示,“珍酒的产量从2020年的1万吨,到2021年的两万吨,到2022年投产3.5万吨,实现连年翻番,这是其他酒企短期内难以达到的优势。”
然而,与现场热闹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珍酒李渡已被“打入冷宫”的股价。从4月27日港股发行上市,到上市答谢会举行当天,珍酒李渡在短短一个月内距离发行价已经跌去了三分之一。暂且不论中小股东的损失,珍酒李渡第二大股东为私募股权投资巨头KKR,两次购入珍酒李渡累计持股13.7800%,加上资金成本后的实际持股成本约为14.6港元/股以上,目前浮亏超50%。由于股价低迷,珍酒李渡本应在5月20日之前行使的超额配售权也最终熄火。
与股价一齐向下的还有珍酒的市场流通价。招股书显示,珍酒的主销产品珍十五建议零售价为799元至999元。但截至6月9日16时,在珍酒京东旗舰店和珍酒天猫官方旗舰店内,53度的珍15售价仅为550元,如果叠加优惠券,价格甚至可以探到500元以下。
不仅卖价大幅下滑,珍酒全系列产品还发起了开盖有礼活动,打开有中奖标识的珍酒产品,就能100% 中奖——尤其是珍十五,每瓶可中奖 50元钱。本就不到500元的售价,再减去50,消费者是得到了实惠,但珍15中高端的定位却惨遭撼动。而定价低端市场的老珍酒,原本价格就在100元上下徘徊,如果算上中奖的15元钱,已经跌破了百元线。
如此价格战,一方面体现了珍酒打开市场的迫切,另一方面也佐证了珍酒的动销不畅。珍酒一直主打的都是“异地茅台”,可是大量的外采基酒却让消费者对其品质产生怀疑。2020年至2022年,珍酒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8.7%、103.2%和99.3%。尽管珍酒李渡将大部分上市募集资金投入产能扩张中,公司计划至2024年新增26000吨基酒产能,其中16600吨为酱香型基酒。但在白酒这个“慢”行业,短期内的基酒外采还是难以避免。
此外,珍酒的经销商数量超过6000家,比茅台和五粮液加起来还多。虽然经销商数目庞大,但每年与珍酒解除合作的经销商也超过20%。海通国际研报指出,珍酒李渡单个传统经销商和门店合作商平均年收入在100-150万,2022年呈单位数下跌。在经销商的频繁更替中,珍酒难免遭遇清仓大甩卖。
面对股价和售价的强势下跌,珍酒并非无动于衷。在上市答谢会上,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就直言“上市就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不仅仅是一种喜悦,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
对于压力,想必珍酒李渡的投资者已亲身感受,但对于责任,吴向东又该要怎样承担呢?
6月5日,珍酒李渡接连宣布了两项提案,其中一项就是关于回购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潜在的回购可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注销股份。高盛研报指出,这些提案表明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增长的信心。
高盛还披露,最近与经销商进行的渠道检查显示,二季度迄今为止的预付款呈现强劲的两位数增长,并有逐步改善的趋势。尽管盈利增长更高,但该股票目前的市盈率为2023E/2024E的13倍/10倍,远低于高盛对烈酒行业平均24倍/20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