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低迷之际,A股陆续传来积极信号。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喊话”回购自家股票,且大部分是科创板公司。
【资料图】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出现的回购“井喷”现象,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从回购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对未来业绩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认为当前估值较低。
月内已近80家
8月17日晚间,为提振市场信心,超过3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控股股东发出提议,建议动用“真金白银”从二级市场回购股份,并表达了对自家股票的看好。回购金额在1000万元至4亿元不等,其中大全能源、华熙生物、派能科技、纳芯微、中控技术、威高骨科等个股拟回购最高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
对于提议回购的原因,有上市公司表示,一方面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同时也是为了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至今,已有近80家上市公司推出回购计划,其中千亿消费芯片龙头韦尔股份出手最“阔绰”,公司8月16日公告称,拟以5亿元至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每股不超过100元。
值得一提的是,韦尔股份还于8月17日晚间披露了回购进展,公告称已耗资近1.2亿元,首次回购约136万股。出手可谓非常快速。
科创板“扛大旗”
值得注意的是,提议回购自家股票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公司所处行业涵盖电子、生物医药、半导体等。
今年以来,科创50指数整体呈震荡下跌趋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8月17日收盘,科创50指数报910.38点,但盘中指数一度创下年内新低。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出现回购“井喷”现象,有可能是受到“窗口指导”,尤其是在科创板开市四周年之际,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对其未来业绩有信心,且认为当前估值较低。
“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对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作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积极开展回购,表明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传递出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和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资深金融人士、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立文律师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首先,回购可以提高公司的股价,增加公司的市值,提升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其次,回购可以减少流通股份,增加每股收益,对股东有利。此外,回购还可以稳定股价,避免股价波动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张立文进一步指出,不过回购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回购资金可能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压力,回购行为也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公司经营不善或者缺乏投资机会。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回购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并确保回购行为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方正证券认为,由于当前股市经历了一轮明显调整,估值处于较低位置。往后看,随着上市公司财报陆续披露和董事会、股东会相继召开,A股回购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处于做多窗口期
上市公司密集推出回购计划,是否意味着市场见底信号?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般来说,当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意愿显著升温,或者大股东自掏腰包进行股票增持时,往往预示着市场底部的到来。但是,考虑到当前实施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占比不算高,且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注销的数量不多,所以这个现象还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对于A股后市行情,多家机构持有乐观态度。中国银河在研报中指出,科创板中报预告七成报喜。截至7月底,科创板8家公司披露中报,69家公司披露中报预告。披露中报预告的公司,预喜比例为72.5%。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下游景气度不断回暖,叠加AIGC、数字经济、信创政策的推进,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打开落地,科创板估值有望触底回升,优质个股配置价值逐渐显现。
中金策略研报认为,当前位置已经计入较多偏谨慎预期,后市来看虽不排除情绪影响下市场短期仍有波动风险,但下行空间十分有限,只要政策应对得当,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近期调整并不意味着反弹结束,维持对A股下半年中性偏积极的判断不变。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表示,政策预期持续向好、经济稳健回升、企业业绩拐点将现的大方向依然明确。A股依然处于做多窗口期,短暂波动将带来入场良机,建议继续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主题布局。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