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1月10日公布了2022年全年的金融数据。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初步统计,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其中,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05万亿元。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方面,就12月而言,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2665亿元,环比多增1900亿元。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表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实施,市场主体信心加快恢复,有效融资需求有所增长。
而就2022全年来看,下半年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持续走强成为亮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从企业部门看,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17.09万亿元,同比多增5.07万亿元。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加11.06万亿元,同比多增1.83万亿元。“2022年下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持续回暖,8月以来同比连续出现多增,特别是12月多增8717亿元,为今年最高。”他说,不过,从居民部门看,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同比大幅少增3.33万亿元。
社会融资总量方面,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5万亿元,环比少增6800亿元。而从全年来看,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结构上,非标融资是主要拉动项,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亦对社融形成支撑,企业债券、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均为负增。
展望未来,温彬表示,在稳增长、扩内需诉求和海外加息约束弱化下,2023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宽松格局,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继续呈现总量型和结构性并举的特征,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区间,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经济复苏和景气回升,将拉动信贷与社融进一步回暖,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有望维持在22万亿元以上,全年新增社融规模有望超35万亿元。
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指出,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梁斯表示,在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带动下,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以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叠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持续回暖,明年金融数据有望出现走强。“信贷结构上,预计一季度对公贷款会有所提速,二三季度零售贷款回暖修复;政策性银行和国股银行仍为稳信贷的重要力量,基建、制造业、地产、消费、小微和绿色金融依然为重要信贷方向。”温彬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