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6月18日电(记者任玮)32年,参与治沙造林80余万亩,面积与7.5万个标准足球场相当……这是唐希明与腾格里沙漠打交道大半辈子留下的印迹。
(相关资料图)
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曾因沙丘高度超百米而得名。沙坡头所在的宁夏中卫市,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一刮沙尘暴就遮天蔽日,喝完汤碗底都能留下一层沙。”体会过沙害之苦的唐希明说,他当年最期盼的就是考大学去南方,离开这个“破地方”。
然而,选择就读林业专业的唐希明却在完成学业后扎根家乡防沙治沙,一干就是30多年。“其实初衷也很简单,就是想用学到的知识把家乡的环境变个样子,让后代不至于再受沙害之苦。”他说。
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治沙项目区整理麦草方格(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鹰 摄
工作之初,唐希明像一辈辈宁夏治沙人一样,用扎麦草方格的方法牢牢锁住肆意流动的沙丘,再向一米见方的草方格里播撒草籽、栽植树苗,等待它们深深扎根,长出绿色的希望。
干沙层动辄二三十厘米、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在沙漠里等待生命萌芽,过程艰苦而漫长。回想起2013年治理一片沙区的过程,唐希明说,前后三年种了4遍,成活率只有70%。第一遍栽下的容器苗,到第二年开春几场大风过后,沙漠里只剩容器不见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那时候,我愁得晚上睡不着觉,这沙漠就像生命的禁区,咋能把树种活呢?”在一遍遍的尝试中,唐希明发现了问题所在——沙漠里的干沙层非常厚,用铁锹植树栽得浅,树苗很难吸收到深层水分,一旦禁不住夏季高温就会干死。
唐希明琢磨许久后,发明出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插进沙土就会形成距离沙面50厘米左右的深洞,而工具底端的卡口可以卡住树苗根部,将根系直接送入50厘米深的湿沙层。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试验,这种工具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造林劳动成本节省近一半,造林效率提高一倍。
2017年,这个“土发明”有了专业名称“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并获得发明专利,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使用。
这是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拍摄的一片最新治沙项目区,草方格里栽种的固沙灌木已经深深扎根,长出嫩枝(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
近十年来,唐希明越来越觉得,治沙造林不仅需要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比如,在草方格里栽种沙生植物,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既是个技术活儿,也是笔精细账。一亩沙地可以扎667个草方格,但工人们只选择三分之一进行栽种。因为当地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达到2000多毫米,水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试验,发现栽多了,水量不够用,过两年树就死了;栽少了,又不能有效发挥固沙作用。”唐希明说,用试验结果指导治沙实践,治沙植绿更加科学,也更加高效。
一线的治沙造林人坚持与科研院所合作,既用土办法总结经验,也从科研成果中获得助力。他们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荒漠化环境生长的树木,总结出“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水造林、以水定绿”以及乔灌草合理配置等经验,有效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
伴随科学治沙、科学绿化等理念的提出,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科研力量投入防沙治沙,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中卫市沙区,由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团队研发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可实现工业化量产,效率比过去人工作业提高60%,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科研人员研究出人工蓝藻结皮固沙技术,可以加速固定沙面,帮助沙化土地恢复生态功能等。
“科学治沙、科学造林的理念加上先进的技术成果,让治沙进度不断加快。”唐希明说,他理解的科学理念,就是需要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科学推进沙漠生态系统建设。
这是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拍摄的一片最新治沙项目区(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
如今在中卫,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在沙区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
数据显示,中卫市已治理沙漠150万亩,使腾格里沙漠后退25公里,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两侧形成了宽1公里的绿色长廊,阻挡了沙漠,保证了铁路畅通无阻。
唐希明说,通过建设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光伏产业、沙漠旅游业等,中卫市的防沙治沙逐渐形成“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已有12万人搬到沙区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