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陇原的古代爱情故事②
(相关资料图)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然而等闲变却故人心,无论是从前还是如今。
她,南北朝十六国前秦秦州刺史窦滔妻——苏蕙,用一方绣有841字、藏着近8000首诗的锦帕,挽回了君心。
一苏蕙,字若兰,魏晋三大才女之一,是东晋武功人陈留县令苏道质第三个女儿,苏蕙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写字,五岁学读诗,七岁学作画,九岁学刺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出落成姿容美丽的书香闺秀,提亲者络绎不绝,却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
苏蕙偏偏看上了他——窦滔。
窦滔博通经史,能文能武,妥妥一“潜力股”。
后来,十六岁的苏蕙,嫁给了自己心仪的秦州刺史,二十一岁的窦滔。
800多年后,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苏蕙与夫婿的情感写在一首题为《乌夜啼》的诗中: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秦川女的织梭不停,独宿空房的滋味不好受,珠泪点点滚下了她的香腮……
南北朝十六国前秦,苏蕙随时任秦州刺史的丈夫窦滔,从关中扶风来到古秦州(今甘肃天水)。天水市秦州区城西有个织锦台,便是二人的故居所在。
所以,在甘肃天水民间,有关苏蕙织锦的故事流传久远。
▲苏蕙雕塑
嫁给窦滔后,苏蕙的生活称心如意了吗?
二婚后,窦滔爱重苏蕙,苏蕙崇拜窦滔,两人感情可谓夫唱妇随、甜蜜美满。
就在窦滔官至秦州刺史时,他的政治生涯却突遇波折。彼时,前秦主苻坚相当看重窦滔,委以重任,可窦滔却因触犯苻坚的旨意,被发配至沙州服苦役。
试想,若非这番命运的起承转合,恐世上也就没有了苏蕙创作的回文诗。
在那无数个寒来暑往、春去秋回,苏蕙就这样用手中的丝线维系着一家老小的艰难生活,也将无限情思赋予笔端,才有了那首迄今仍流传在天水的回文诗—《织锦回文朝天子》:
“佳耦恩深久分袂,鸳鸯枕上泪双垂。考虑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去时叮咛实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本要取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更想家外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叫早归。可怜六合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织锦回文朝天女,迟赦奴夫配寡妻。”
或许是苏蕙的祈祷感动了上苍,或许是时势变化之快,窦滔的境遇很快反转。
窦滔放逐流沙后,苻坚正欲南下企图灭亡东晋,便想起用窦滔为安南将军,统兵去攻打东晋的军事重镇湖北襄阳城。
这一消息对苦苦等待的苏蕙而言,无疑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可谁知……
三窦滔遇赦后,很快就要前往襄阳走马上任,然而,窦滔并未携苏惠母子前往。
当时苏蕙与窦滔二人之间究竟生了怎样的嫌隙,又有怎样隐情,后人终不得而知,
然而大家都知道的是窦滔带着一名叫赵阳台的歌妓奔赴襄阳。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能让苏惠聊以自慰的,恐怕惟有笔墨了,这或许是她情感的唯一出口。
月夜空帐,椒房灯前,孤独,成了苏蕙的生活常态,沉默是她最大的哭声。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孤独的岁月,成就了她的出众。
让她名垂青史的《璇玑图》,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心境之下创作而成的。
几千首如诉如怨凄惋哀痛的情诗,织绣成841字的《璇玑图》。
▲璇玑图
纵横各29行,每行29字,这上、下、左、右、纵、横回旋成章的天下第一奇文,用五色丝线组成不同方阵,成为不同组诗。诗体繁复变幻,有三言、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既有绝句,又有律诗,节奏铿锵,情真意切。
回文诗是种创作难度极高的诗体,而苏蕙不仅创写成了几千首《璇玑图》回文诗,还将其织于锦缎之上,可见其才气出众。
四《璇玑图》凝聚了苏蕙所有的幽怨和相思,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
璇玑,原指天上的北斗星。苏蕙为诗取名“璇玑”,或许正是因为这幅图上的文字排列犹如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或许也暗寓着苏蕙对丈夫的深邃而无以表达的感情。
▲苏蕙雕塑
苏蕙或许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这幅《璇玑图》,会为其挽回婚姻,改变命运。
据说,苏蕙的儿子为母亲鸣不平,带着这块刺绣了841个字的锦帕去襄阳见了父亲。
已尽不惑之年的窦滔,看到《璇玑图》后,在纵横交错的文字之中,仿佛读懂了苏蕙的心,“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些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令负心之人窦滔羞愧难当,幡然醒悟后,将苏惠母子迎去了襄阳。
苏蕙与窦滔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完美地划上句号。
苏蕙无疑是智慧的,她用一种绝无仅有的方式挽回了君心。
故事到这里,令无数现代人看来,真是乏善可陈。
面对出现过信任危机的婚姻,苏蕙对窦滔如此真挚的情感,到底值吗?
最终,苏蕙一手争取来的,是自己企盼的幸福吗?
这个问题怕是怀抱冰炭,冷暖自知了。
五世间爱情万千,苏蕙的故事何以如此传播之广,恐怕还源于另一位空前绝后的女性对其的赞赏,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据传武则天曾反复推敲《璇玑图》,得诗二百多首,自视甚高的一代女皇,赞苏蕙才情之妙,叹《璇玑图》“超古迈今”。
与武则天有同感的还有《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在《镜花缘》这部小说中,李汝珍用两个章回的篇幅,在介绍苏惠本人的同时,直观地解读了《璇玑图》这件神秘之作,对苏蕙的非凡诗情表现出了由衷的赞叹。
据唐史记载,苏惠的几千首诗文,经隋末战乱全部散落流失,无存于世,只有其回文诗《璇玑图》完整的流传,并成为一种特殊诗体,令人叹读。苏惠织字成锦的技艺对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纺织史、服装史、刺绣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今,苏蕙当年居住在天水的织锦台是何景象?
据说织锦台旧址就在天水市西关的务农巷,然而历经千余年,早已无迹可寻。而在天水市西关附近的一座街心公园,却可以看到一座汉白玉雕像,她神态温婉而专注,两手之间五彩丝线仿佛在流动,这便是这位旷世才女苏蕙留给这座城市一个美丽的意象。
相关链接↓↓↓
【奔流文化·有young】流传陇原的古代爱情故事①徐淑与秦嘉丨“河枯石已烂,身影不见离”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