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跟几个朋友聚餐。
刚好老钱前几天写了篇推送(《内卷娃还是输给了小时代》)。
(相关资料图)
然后我们就着这个讨论起了
教育鸡娃话题
。
席间有挺多有意思的讨论,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Part 1
教育的本质
老钱在文章里头提到一个案例——
有个内卷娃的简历已经挺好看了(区三好/小托福865/声乐十级/大提琴钢琴),但还是被海淀妈妈们觉得「这孩子不行」。
最后也确实如鸡娃圈的妈妈们所预测的,只去了一个普通中学。
老钱说,他很烦这种现象——
很多父母都在让自家的娃去追踪一个单一的标准,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也在互相打配合。
结果只有有钱人有时间有资源能让娃达到这个标准,没钱没资源的话特别难从这个体系中「留存」下来。
这对穷人来说特别不公平。
不少教育界的朋友们都有类似的结论——
「教育的本质是阶级固化的工具。」
限制阶级流动是一方面,关键是,这种类型的竞争其实内耗严重,对整个社会整个系统来说是一种浪费。
这个点之前我们也聊过——
我教育圈的朋友都会说,课外培训其实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什么用处,只是能够提高分数而已。
所以这种「教育军备竞赛」搞到最后,基本都是很典型的「剧场效应」——
在剧场里看话剧,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了,第二排的也得站起来才能看得到,然后第三第四第五排全部都得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了,但没有一个人因此受益。
而且一旦阶级固化,也很容易会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
Part 2
父母的角色
我挺喜欢的一个说法是——「育儿就是在逐渐退出儿女生活的过程。」
我一直觉得,父母对子女来说,最好是可以像麦府的顾问那样——
顾问只会告诉企业家,当下可以有哪些选择,每一个选择可能会有怎样的成本和回报。
而且顾问提供的选择,也会受限于自己的眼界。
毕竟不是一直在企业一线,很多时候能获取的信息还没有企业家多。
所以在创业早期,顾问还有点价值;但随着企业家不断成长,后期顾问的价值就没那么大了。
而现实是,更多的父母是把自己当成了大股东——
子女作为管理团队,得听大股东的话。
而不少大股东其实已经不在一线做业务了,干预职业经理人团队反而容易把公司搞黄。
对于未来的世界,我们其实未必有孩子懂的多。
Part 3
不同的选择
今天的讨论也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大部分卷娃的都是中产阶级,一般家庭和相对有钱的家庭反而不那么卷。
一般家庭主要是因为信息差,不知道有那么多可以折腾的东西(比如机器人啊奥数啊英语啊什么的)。
毕竟要顾好自己的生活已经够累了,自然没那么多时间去研究怎么给娃刷简历。
而相对富裕的家庭则会更推崇所谓的「蒙氏教育」,把孩子当做拥有自主决策能力的独立个体。
我身边倒是有不少朋友都是从小被「放养」的,他们都特别优秀(而且特别自信特别开心)。
他们不会用单一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估(也不会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其他人),而且还会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愿意花上大量时间去研究、探索自己的兴趣。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放养」后并没那么顺利——
像是讨论过程中就有朋友提到,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小孩也不例外。
放养小孩,小孩很容易自我放逐,沉迷游戏,很多兴趣也无法坚持。
这种差异,主要还是从小对价值观建立初期的引导造成的。
另外我觉得有个类比很有意思——
「鸡娃」更像是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债券),「放养」更像是波动比较大的权益类投资(股票)。
鸡娃的潜在收益比较清晰可见,而放养有可能教出马斯克,也有可能养出懒汉。
所以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比如富裕家庭可以为孩子兜底)、或者是风险偏好比较高(比如创业圈的朋友)其实都会更推崇「放养」多一些。
Part 4
️ 系统与个人 ️
熟悉投资的朋友也知道beta和alpha。
beta指的是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收益,也就是大盘的平均收益。
alpha指的是非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收益,可以理解为个股跑赢大盘的那部分。
最后我用老钱今天的金句收个尾好了——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图文/狐狸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