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地方债危机中央不救
定心丸来了!地方债危机中央不救!
(资料图片)
最近大家关注的地方债危机、60多万亿的城投债危机,迎来了宣判!
财政部发话了,坚持中央不救,谁的孩子谁抱,而且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中央不会出手救,不会给地方债务兜底,而且,该追责的追责,该处罚的处罚,要定制度!
大家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
之前大家都担心会印钞还债,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这样就会大家买单,而现在上层的意见,很明显了,既然上层不救,就不会印钞,更不会动用中央的财政,大家也不会过紧日子。
此外,针对地方债,财政部还释放了其他4大信号。
当然,在讲这之前,我们有必要给大家讲讲地方债,很多人对这一块可能不是很清楚。
02地方债的渊源
其实,关于地方债,大家也不用觉得很复杂,其实和民间的借条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借债发债的主体是各地方政府,靠各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
所以,地方债的安全性比较高,理论上不存在违约的可能。
而正是地方债的这个特点,风险偏好低的银行就和地方政府一拍即合,因此,银行成为购买地方债的主力军,此外,还有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一类的金融机构。
于是这些金融机构就和地方紧紧绑在了一起,为地方政府源源不断的输血,可以说是一荣俱荣!
而地方政府借债是干什么呢?主要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等方面的支出。类型有政府债、城投债、政信信托产品、政府项目定融等。
上一期,我们讲的60多万亿的城投债,就是地方债的隐形债务,就是地方政府用城投的名义借债,专门搞基建的,而这一部分,成为今年的重灾区,目前部分地方已经还不起债了。
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遵义最大的城投公司“遵义道桥”,因为155.94亿银行贷款还不起债,展期20年且前10年不付利息,后10年分期还本。最后这样通过展期来处理了!
当然,我们说了,这背后是整个城投债务告急。
至于为何会有这么大的窟窿,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当然,很多人难以接受的还是过度基建,反复基建,比如路反复翻新,草坪绿化也是!
就连之前我们看到的,荆州天下第一关公雕像,2014年开始动工修建,到2016年完工,造价1.7亿元,才开放三年,就被拆了!
本来是计划靠旅游来带动财政收入的,但因为地基下沉,原来关公雕像建造完工一直没有验收批准就开园接待游客,导致2020年下半年发生雕像裂纹,然后又被官方通报说高于荆州古城限高,要求整改。
你说说,这干的什么事?不应该在建造前就设计测算好吗?还有官方给出的限高,之前建造前高度是不是通过审批了?
最终是搬离古城,重新建在荆州古城外点将台,而拆除需要花费1.5亿元工钱,搬运也要花钱,所以,这样的工程就是劳民伤财!这背后是多大的财政浪费啊!
其实,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还有贵州一贫困县独山县,举债2亿建“天下第一水司楼”,意想不到的是,途中停工成了烂尾楼。
作为一个贫困县,举债建造这样一座建筑,本身就得考量值不值得,而到头来又因为贫困,烂尾了,因为烂尾,期间有消息说要拆除,也有说要改酒店,目前还是争论不休。
而县里还有盘古庄、工业园、钟楼等烂尾项目,都是负债建设的,据了解,全县负债400亿,而且,在评论区里,很多人反馈,贵州的城投债、地方债问题是非常突出的。
所以,你说这么搞,地方债怎么能不出现问题?
当然,这只是给大家分析一些案例,而地方债的规模是巨大的,我们还是从历史渊源来看地方债的问题。
这就要从分税制改革说起了,1994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成功实行了财政“分灶吃饭”。
而此外,我们知道,地方官员的考核,要升职,就要看GDP ,这就导致地方大肆举债,作政绩,于是,这地方债务就持续的上升,而分税制,地方要自负盈亏。
在经济上行阶段,尤其是地产上行阶段,我们说地方可以靠土地财政维持收入,债务就没问题。
尤其是我国自2001年末加入WTO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模式,地方蓬勃的经济发展势头催生了大量需求。
2008年“四万亿”基建投资上马,国家要求的基建投资模式是由中央配套一部分资金,剩余的由地方进行自筹,而地方拿不出那么多钱用于投资长期基建,怎么办?毕竟土地财政再好,也难以短期拿出这么多钱,那就举债!
地方的债务就不断扩大,主要通过各种投融资平台,包括城投公司、交投公司、国资公司,以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托、券商和其它金融机构那里获得资金,就是所谓的隐性债务。
此外,地方政府自己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债券并自行偿还。
2018年后,我们进入了去杠杆的周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成为了热门话题,再到2022年,经历了三年的疫情肆虐,地产下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财政吃紧,没钱还债,债务问题就愈加明显。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城投债危机显现,其实,地方债务问题同样严峻。
那这个债务有多大呢?我们看债券,2017年,新增规模是4万多亿,到2022年,新增7万亿,这只是债券,不包括隐形债务。
具体有多少?城投就有60多万亿,其他的也不好统计,具体数值,可能比较大!
03中央不救,这债怎么还?
那现在问题来了,财政部已经重申中央不救了,那咋还?
当然,我们前面留了一个悬念,就是这次财政部还释放了其他信号,我们具体也来看看。
1,指导各地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其中分为两点,一是指导各地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二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
其实,这一点最典型的就是城投公司了,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包括城投公司、交投公司、国资公司,以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而城投这一次暴露出的问题最大,所以,城投必须整改。
这次财政部说了要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空壳类”融资平台要撤销,部分地区也限制数量了。另外,就是要规范举债融资行为,某些特权,无限的权力该收一收了!
2,指导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做好专项债前期工作,一是明确投向领域,二是加强分工协作,三是加强审核把关。这些都是针对以前地方债出现的漏洞。
3,构建一条主体明确、层层负责、有效追责的专项债责任传导链条,这意味着以后要追责了,而且要落实绩效管理、强化资金使用监管,你要是敢乱用钱,或者钱花了,没出成绩,甚至变法装进自己的口袋,那也是不行的,都要被查的。
4,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因素考虑地方债额度,以后你能想发多少就发多少了,就像贵州,地区落后,很多县城要搞那么多建设吗?不仅负债建设,烂尾,一个县负债400亿,这多少年才能还得上?
总之,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必须值得警惕,并吸取教训,该追责的还要追责!
而地方,对于自己的债务,既然中央不兜底,那也要想办法自己解决了,而眼下之计,似乎就是延期了,就像遵义道桥,前10年不付利息,后10年分期还本,但即便这样,也很难还得上!
所以,银行和金融公司就要扛着了,不过之前该赚的也赚了,也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收益,收益背后,风险也得担着!
而接下来,地方政府就得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了,现在,土地财政下行,后期房地产税、空置税等可能会相继出台,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税收!
对于地方债,我认为,亟待用相关法律来规范地方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某些肥了的口袋肯定要被查!这一点非常重要!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