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灏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资料图片)
这几天关于中国的债务问题比较热,有自媒体曝出来一些比较惊人的数字,吸引了众多目光。
但是我们也发现,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误解。尤其是对于不了解货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普通人,更容易被带节奏。
中国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哪些算政府负债?
国企(包括城投公司)的债务算政府的吗?
目前公布的数据可信度如何?负债率到底是高还是低?
这需要对整个系统的理解,而不是一句“高低”就能总结的。
1
首先,我们说一下哪些债务属于中国的官方债务。
要知道,在中国,政府债已经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为什么模糊呢,主要是因为它的外延不清晰,不清晰的关键又在于国企的存在(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性国企,包括城投平台公司)。
理论上讲,国企属于企业,它的债务不能算是国债,它是可以破产的,但是又因为整个市场对于政府兜底有充分的信仰,所以这种债务后面就有政府的信用在里边。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某种程度上又属于政府债,但是这个程度有多大呢?所有的国企债务里“政府信用”的含量有多高呢?所以这就成了一个算不清的糊涂账,大家只能是估算,主流观点认为这种“含有政府信用的国企债务”大概在45万亿到65万亿之间。
显性的债务就比较明确了:
全国地方债务余额为35万亿(截至2022年11月);中央政府债务余额累计为23.3万亿(内债+外债,截至2021年底)。所以全国的显性债务余额为58.3万亿。
显性债务的数据是基本准确的,因为这都是入账有记录的。
只有隐性债务无法精确计算。我们姑且取隐性债务余额的一个中间值,55万亿吧。
那么显性和隐性加起来之后,总体负债率是高还是低?
2
55+58.3=113.3万亿
负债率=债务余额/GDP=113.3/115=98.5%
国际通行的警戒线是60%,所以中国官方的负债率确实远远超出了警戒线。
但,超出警戒线的可不只是中国,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严重超标的。美国是137%,日本是262%,它们绝大部分都是显性债务。
有风险么,当然是有的。
不过大家要知道,只要是内债,问题就不大。
啥是内债?内债是向自己国内的市场主体借钱,外债是向别的国家借钱。因为内债都是用本币结算的,而本币的发行权都在自己手上,所以一旦出现极端情况是有“终极解决方案”的。
如果是外债,那就相对容易出现危机了,因为你借了美元、到期就要还美元,如果你产业很弱、出口赚汇能力差,赚的美元不够,那就要出现“主权债务违约”了,就会出现像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那样的情况,急需进口物资却没钱,外汇储备耗干,国内物资短缺。
——顺带提一句,斯里兰卡这几天正在敦促中国减记债务——他们欠中国大概70亿美元左右。
而中国、美国、日本都是内债,所以问题不大。
当然,这个“问题不大”是建立在发钞权的基础上的,所以也会有相应的后果——通胀。
动用发钞权来兜底坏账的本质就是让全社会共同承担。这个预期是不敢建立的,一旦建立的话,整个金融市场就会失序,大家就会肆无忌惮,进而威胁到实体经济的安全。
所以,中央对各地隐性债务的态度很明确:
谁家的孩子谁抱。
以前也讲过类似的话: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
意思就是,别指望我给你们具体的某个公司来兜底,我要坚决打破你们的这种依赖性和幻想。
但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虽然大概固然不会给某家公司兜底,但也大概不会眼睁睁看着多数平台公司同时出现危机。
所以应该会在总体上采取宽松取向,以尽量避免系统性的风险。
3
那么,大家可能会有疑虑:
这样举债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会挤压民营企业和普通居民的资源吗?
这个要分两头说:
对于那些没有负债的人来说,财富会被稀释;
对于那些有负债的人来讲,债务会被稀释。
官方加杠杆,对于有负债的居民和企业而言,就是一种相对去杠杆的方式。
从货币学原理上讲,现代法币体系下流通的货币都是靠债务印出来的——如果把所有的债务都还完,那么社会中也就没有货币了(理论上讲)。而能够负债的主体只有三个部门:政府、企业、居民。
一个加杠杆,就相当于另外两个降杠杆。
所以政府加杠杆对于降低居民和企业的债务压力是有帮助的。
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政府借债必须用于公益或者社会性的项目投资比如基建和对民众发补贴,而不能用于政府运转的一般性开支,比如三公消费或者发工资奖金。
如果用于后者,那就相当于稀释全民财富给发福利。
这一点,中国控制得还是不错的。
我们把举债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项债,一类是一般债。
专项债大都是用于公益或基建类项目,一般债是用于一般性的政府经费。
过去几年,对一般债的控制还是比较严的,增长最大的是专项债:每年一般债限额的上升空间相对有限,2021年维持在15万亿元左右,新增一般债与地方财政赤字的规模基本匹配。
而专项债自2018年以来,规模体量出现了明显上升,从2018年的8.6万亿大幅升到了2021年的18.2万亿元,2022年在稳增长诉求下又升到了超4万亿(加上结存)。
控制一般债的规模,这个是合理的、应该的。
啥时候当你看到一般债有明显增长了,或者专项债被大量挪用于一般经费上去了,你应该意识到,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