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杜蔚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资料图】
奢侈品每年调价,似乎已成了行业惯例。近日,LV一则涨价消息传出后,多个城市的专卖店门口排起长队,甚至不少款式都被抢断货。其实不只头部奢侈品,这些年,不少轻奢品牌也纷纷参与到了涨价中,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时奢品牌都能从涨价中受益。
当地时间2月8日晚,Michael Kors(以下简称MK)母公司Capri集团(CPRI,49.44美元,62.2亿美元)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收入同比下降6%至15.1亿美元,净利润大跌逾30%至2.25亿美元。
与LV、Gucci、爱马仕等昂贵的传统奢侈品相比,价格更为亲民的MK等轻奢品牌的崛起,快速填补了传统奢侈品与快时尚之间的空白市场,深受年轻消费者追捧。曾有观点认为,轻奢品牌的市场空间巨大,将会成为主流消费。但为何现在,Capri集团却没能在“轻奢时代”中持续盈利?
净利润大跌30% 主力贡献大户MK“乏力”
据Capri集团2023财年Q3报告,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下跌6%至15.1亿美元,毛利率为66.5%;净利润下跌超30%至2.25亿美元,而在上个财年同期,净利润为3.22亿美元。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自2018年宣布要成为“全球奢侈时尚集团”的Capri,去年7月才完成了这一转型,从一家外界认为只有MK单品牌的公司转变成一家多品牌集团,并定下了年销售额80亿美元的目标。
Capri集团营收主要来自MK、Versace(范思哲)和Jimmy Choo三个品牌。Capri集团2023财年Q3报告显示,范思哲收入为2.49亿美元,同比下降0.8%,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1.2%;MK收入为10.95亿美元,同比下降7.2%,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3.6%;Jimmy Choo收入为1.68亿美元,同比下降5.6%,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4%。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总体而言,我们第三季度的业绩结果比预期更加严峻。”Capri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hn D. Idol表示,对本季度全球批发业务的表现感到失望,导致了营销费用增加以及营业利润率较低。
对于上述问题,John D. Idol称已经开始采取相应措施,“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进行战略投资以推动长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Capri集团2023财年Q3报告显示,相比上个财年同期,MK、范思哲和Jimmy Choo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收入均在下滑。
为何市场对于Capri集团的品牌热情会逐渐下降?John Idol在财报后的会议中表示,价格上涨可能抑制了市场需求。据其透露,自2019年以来MK品牌定价涨幅达25%。
对于2023财年全年,Capri集团预计收入约为55.6亿美元,营业利润率将为16%。其中,范思哲收入达到11亿美元,营业利润率约15%;MK收入达到38.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约22%;Jimmy Choo收入达到6.1亿美元,营业利润率约4%。
轻奢“凡勃伦效应”失灵
奢侈品未受疫情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这几年频频涨价,“凡勃伦效应”持续高涨。
北京市价格认证中心专家江博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以来,奢侈品每年的调价次数变得更多。
仅以去年来看,普拉达、香奈儿、LV、迪奥、卡地亚、蒂芙尼等奢侈品均在涨价,被视为MK直接竞争对手的Coach也加入涨价大军,平均涨幅7%~8%。由此看来,诞生于1981年的MK,2003年开始由John D. Idol执掌,通过一系列运营,被成功打造为全球知名的轻奢品牌,在整体“涨涨涨”的奢侈品圈子里,它的涨价似乎并不让人意外。
填补了传统奢侈品与快时尚之间空白地带的轻奢品牌,发展迅猛。麦肯锡咨询研究发现,在美国和法国市场,轻奢表现强劲,远超其他分类,在中国市场也有着广阔空间。
图片来源:麦肯锡咨询报告截图
麦肯锡咨询曾预测,至2025年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方面的支出将达到1.4万亿元,占奢侈品全球消费的44%,其中轻奢消费占中国整体奢侈品的36%,历史增速超过重奢消费。长远来看,中国轻奢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增长至6200亿元。
尽管轻奢品牌拥有较大市场空间,奢侈品也在频繁调价,但事实上,从LV涨价传闻一出,消费者就排队抢断货,与此番Capri集团业绩、净利润双降形成的鲜明对比来看,提价幅度变高后的轻奢品牌,正在接受更多挑战。
面对频繁涨价的奢侈品,消费者愈发理性,随着MK等轻奢品牌的连年涨价,年轻人未必会继续买账,他们也许更愿意掏三四千元买一只二手奢侈品大牌。
倘若在消费者心目中,MK们无法支撑得起新一轮提价幅度,那么他们将加速“逃离”。